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表小姐(3 / 4)

爱吃。

说白了,就是荞麦磨了面,搅成的浆糊糊,民间也叫作“搅团"。搅团沉在锅底的部分,方言唤作“丢丢”。因会缩成一团,怕家中小孩子吃了长不高,都是铲了给老人用。

咬金没吭声,接了缺角的大汤勺,给大妈妈和爷爷先舀上,最后的丢丢搁自个儿碗里。

她一边唏哩呼噜吃,一边问:“大妈妈病着,弟和妹呢?”老爷子叹口气,不知从何说起。

还是炕上的老太抹着泪唾了一口:“那个挨千刀的,将你留给我们的银钱都偷了去赌,输个精光不说,还倒欠人家百贯钱。前几日,那赌坊泼皮来,说要拿幺姐儿抵债,我们哪里还敢叫她留在屋中。”咬金吃不下了,拍着桌子站起身:“妹呢?”“后院茅房边上,我为着今年冬日里藏几个毛芋,挖了个地窖……咬金黑着脸,便去那臭烘烘的地界救她小妹。她还记得,幼时爹娘做个行脚商,赚了些钱,又有一把子武力,便举家迁来京都过好日子。后来,娘因难产而亡,爹也不慎惹怒权贵送去性命,她为了一家子的生计,才咬咬牙在大雪天里插标卖身。若不是遇上姑娘,她早便死了。

秋闱放榜定在了九月十五日。

才从贡院回来,三老爷和三太太便紧张兮兮凑上来,轻声问询:“如何啊?”

明澈气定神闲,只低调答:“今年出题颇有巧思,但应当错不了。我买了妹妹爱吃的旋炒银杏,今日,喊她回家一道用饭吧。”这便是能中举了。

三太太高兴得很,唤奶嬷嬷抱了明景去碧纱橱睡一觉,又吩咐大丫鬟去请明月归家。

还不等丫鬟出二门,明月已经先一步到了:“料到二哥哥会给我买玉石炒货,我今儿一早特意留着肚子,只等着吃这顿呢。”三房关起门来,欢天喜地地庆贺一场。

三太太有意说起大爷虞明瑾议亲的事儿,明澈便又被众人好一番调笑。待到酒足饭饱,明月借口小憩回了闺中的院子。这里头每隔一日都有婆子进来仔细打扫,因而,还跟她出嫁前一个样子。明月进了稍间,便靠在软塌上,又唤咬金过来坐在脚踏前,这才问:“你今儿回来可不对劲。上错了一次盏,还夹了一箸我从不用的菜,心不在焉的。告假这两日,你都去哪儿了?”

咬金忽然跪在地上:“奴婢不敢瞒着姑娘。姑娘也知晓,我家中双亲虽身亡,却还有年迈的祖父祖母要奉养。这些年攒的银子,有一半我都送回家去,就是希望他们过得好一些。知……”

她那弟弟竟是个吸血的。

咬金一贯是坚韧开朗的性子,这会儿说起家中乌糟事,也忍不住落下泪来。“奴婢弟弟不是个能改好的,若再留在身边伺候姑娘,往后许会给您带来麻烦。还请姑娘……允准奴婢出府。”

她说完,冲着明月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这辈子欠姑娘的,怕是还不清了。

明月见这丫头伤心得不得了,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将人拉起来硬是按在榻上,拿帕子给她擦眼泪。

“谁准许你出府了,当国公府是你想进便进、想走便走的地方?”“再说了,那不成器的东西欠下百贯钱,你出了府,莫不是打算卖苦力去帮他还债?我将你带在身边仔细教养,可不是为了看你今日这般自甘轻贱的。”咬金哭得眼泪鼻涕成一团,囫囵道:“可幺妹儿被盯上了。奴婢脑子一直就笨,想不出好主意

明月轻轻抚着她后背,垂眸思索起来。

按照大晋朝的律法,收债人若有字据契书在手,寻不见欠债人时,问欠债人的血脉至亲讨要债务,也是合情合理的。咬金一家老的老,小的小,还有个腿脚不便的祖母,连夜跑路怕是不现实。那么,赔钱弟弟欠下的这一屁股烂账,便只能暂且先认了。不过,账既然认了,这亲也必须得断。

“我给你出个主意,你且看看愿不愿意。"明月仔细打量着咬金的神色变化,道,“这百贯钱先由我来替你出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