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却心动了。除了大吃特吃的这帮人,朝堂上也确实存在一批出身不好,当官以后还依旧生活拮据的人。
其实,朱由检颁布的只是政策性的文件,关于改革的具体措施并没有提,这些东西后面还要一个个、一点点地去争吵,去敲定。
在朱由检焦虑了好久,却有些惊喜地发现:一切如故,自己这不情不愿地动了一下,啥事也没有!
朝堂上演了全武行,但最终还是恢复了平静,大家默认了皇帝的诏令,以及皇帝对于毕自严的任命。
毕自严举着皇帝的大旗,终于笼络到了一批人,在朝廷里站稳了脚跟。
他也明白,这批人里面,少部分是锐意进取的,更多的是想攀附他的权势的。毕竟他一朝入阁,直接成为首辅了。
攀附也好,志同道合也罢,毕自严认为只要能把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就可以了。
不过,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变化:毕自严担任首辅,又总领户部,那么他户部所出的奏疏,他就能够在票拟的时候给通过;跟皇帝交心后,他的大部分奏疏也会披红通过。只剩下最后一环的拦路虎,那就是六科给事中了。
有的首辅叫张居正,有的是纸糊的阁老。
朱由检鼓起勇气拼了一把,用所谓的“乾纲独断”,施展皇帝权柄,强行把毕自严抬到了这个位置,至于最后他能不能压服六部诸司,那就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夜里,朱由检抱着孙世绾问道:“绾绾,朕是不是太胆小了?!”
孙世绾全程参与谋划,自然知道皇帝说的是什么意思,但她却更知道皇帝现在需要的并不是一个答案。
于是她笑着说道:“陛下,你就是个蛤蟆,一戳一蹦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