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东方破晓,转眼元平元年七月二十五日。
晨光中的未央宫好似人间神国,大气磅礴,威严耸立,见之心惊胆颤,莫敢不服!
“廷议开始,太后有旨,宣众臣进殿!”
“臣等谨遵太后懿旨!”
众人鱼贯而入,谨言慎行,所有人都清楚今日将是定下天子之位的大廷议,凡长安二千石以上官员、勋贵、皇亲国&. . ..皆至未央宫!
桑弘羊和苏武两人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喜,昨日太后和大将军下旨封那孩子为阳武侯,又叫进宫中,直到如今都未出宫,可见大势已成。
掖庭令张贺带领宫人侍女引导众人入殿,昨晚他一夜未睡,但此时精神鬓铄,宫中消息根本就瞒不过他,病已这段时间就住在未央宫偏殿,当得知消息,他喜极而泣!
看着丹陛之上空荡荡的位置,他心生喜悦,真乃天意也!
霍光面无表情入殿,就连丞相杨敞都落后其半步,以示尊敬。
百官紧随其后,有人眉头紧皱,有人面露欣喜....众生百态,此时皆在百官面上具象化。“臣等拜见太后!”
“愿太后千秋永寿!”
小太后上官氏于竹帘之后双手微微虚扶,清亮的声音响起。
“众卿平身!”
“臣等谢太后!”
待众人各归各位,丞相杨敞看了眼霍光一眼,看到对方点头,于是上前朗声道:“启禀太后,臣有本奏‖”
“准奏!”
大殿之后安静异常,有期待,有欣慰. ...…
“臣敞谨奏!”
“孝武皇帝崩逝,臣等受襁褓之属,负天下之寄。”
“然,臣等惭之,愧之,先帝早崩而无嗣,海内忧惧,欲亟(ji)闻嗣主,选立昌邑王贺为帝..”.....发丧之日,以大谊立之....然所立非人主,二十八日,犯错无数,以大谊废之,天下莫不服焉!”
“方今社稷、宗庙无主,臣等请立帝位,以安天下!”
话音一落,以大将军大司马为首,众臣附和道:“臣等请太后早立大位,以安天下!”
“朕久处宫内,不闻外事,然天子之位,当以贤立,不贤则天下不安...…尔等可有人选?”小太后上官氏缓声道。
虽然早就决定了,但既然是大廷议,那么该有的步骤不能少,不然礼仪不全,遭人非议!
杨敞再次看了眼霍光,言道:“经臣与大将军大司马、光禄大夫、谏议大夫、御史大夫、车骑将军、大鸿庐...等人商议,已有人选!”
“吾等伏听众臣之意,察其所言诸侯、宗室、在列位者,无有贤王以立。”
“然,天降贤才于刘氏,孝武皇帝遗诏所养之孝武皇帝曾孙,名病已,今已十八矣!(古时的算法,实际才不到十七岁)”
..通经术,有美材,行安而节和。”
“皇曾孙居于杜县之塬,少有德行,建学舍教化百姓;创沤肥之术以增产;改古犁以惠百.姓. ... .长安左近,杜县之民闻之皆叹天降皇孙,惠及世人!”
“太后闻之,册封其为阳武侯!”
...躬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先帝后,奉承祖宗宗庙,子万姓!”
“臣冒死进谏,皇曾孙阳武侯病已当立!”
“臣冒死进谏,皇曾孙阳武侯病已当立!”众臣随之请奏。
“继天子位,上奉宗庙,下安万民。请太后明鉴!”
“可!”小太后几乎没有犹豫道。
“臣等谨遵太后懿旨!”众人闻之大喜。
“宗正何在?”
“臣在!”刘德起身道。
“速取冠冕,衮服,送至阳武侯处,沐浴更衣!”
“臣接旨!”
随后众人在大殿等候,或许是早有准备,不久后刘德再次进入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