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从满仓A股开始成为资本> 第217章 多空两头吃计划,张扬成为市场“养牛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7章 多空两头吃计划,张扬成为市场“养牛人”(2 / 7)

,肯定了林广昌的猜测道:“就是找机构借券。”

“别人会借吗?”

林广昌又问。

面对这个问题,张扬依旧从容淡定道:“有钱不赚王八蛋,向机构借券其实就是一种带着高利息的对赌,它们觉得股价还能继续涨,我们觉得股价已经到头,就看谁的判断是正确的。”

像机构借券做空可能在内地还不流行,但在金融市场相对成熟的港岛,这是一项很平常,且成熟度很高的业务。

比如说97港岛金融保卫战,就是华尔街资本在砸盘前,已经向港岛金融机构借了大量筹码,并约定以某某日的收盘价归还筹码,且支付借券费率。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10元的价格向机构借了10万股,总价为100万华国币的筹码并卖出,约定5%的年化利息,且最长归还日为60天,那么每日固定利息支出就是136.99元。

要是隔天股价下跌到9元,幅度是10%,在不计算交易费率的情况下,你只需要花90万,就可以购回10万股筹码。

如果此时选择兑现离场,你的支出成本就是若干交易佣金、136.99元日利息,获利金额大约在9.9万元左右。

但要是股价上涨10%,且直到60天最长借券期限,股价还是维持在11元,那么你不仅要支付机构8219.4元的借券利息,还要用110万购回10万股的筹码还给机构,相当于亏了接近10.83万。从概率学的角度分析,机构之所以愿意借券给投资者,就是因为他们天然占据获胜优势。

股价上涨,机构赢。

股价横盘,机构赢。

股价下跌,投资者赢。

手握2/3的概率,即获利机率为66.67%,在股价横盘,亦或者还有上升空间的时候,机构是愿意和投资者对赌的。

“也就是说,我们先跟随做多,再找机构借券卖空对吗?”

廖国沛询问。

“没错。”张扬点头道。

“感觉风险有点大啊,像这种具备想象空间的票,很容易诞生年度妖股。”林广昌语气带着顾虑,提醒张扬和廖国沛道。

“养家这么一说也有道理,炒股就是炒想象空间,治愈性乙肝疫苗的想象空间太宽广了,哪怕山城啤酒一年就挤一点进度,也会让市场资金趋之若鹜。”

也正如廖国沛所说的那般,在山城啤酒的“捷报”资讯得到媒体传播那刻,它的股价就已经出现了波动,目前上涨幅度达到了5. 43%,现报价格是20.38元。

然而张扬听后,只是淡淡笑道:“磨磨蹭蹭了11年,还没有取得什么实际性进展,治愈性乙肝疫苗的难度可想而知,万一哪天它宣布研发失败,我们不就可以吃满做空带来的收益了嘛。”

廖国沛:“(°A°)!!!”

林广昌:“(°口°)!!!”

两人皆是一惊,他们完全没想过治愈性乙肝疫苗会研发失败,毕竟王晞的市场研报说得有板有眼,仿佛下一秒,山城啤酒就会宣布疫苗研发成功。

但突然,廖国沛宛如做贼般压低声音:“joker你偷偷和我们说,是不是又挖到什么内幕消息了?”“对啊,是不是有内幕?”

林广昌也压低声音。

他们可没忘记凯诺科技和美锦集团的那次控盘,张扬的能量居然能够调停借壳,甚至让二者假谈崩,这谁能媲美?

如果真有内幕消息,那两头吃就不再是臆想。

“算是有一点吧。”张扬依旧从容淡定,仿佛真的掌握了什么疫苗研发内幕消息。

“那干就完了!”

“对,干就完了!”

廖国沛话音刚落,一旁的林广昌就忍不住高声附和道。

有内幕消息还怕什么?

两眼一闭就是干!

“既然你们同意,那我们就撸起袖子干,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