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州。每州内部的权贵士绅、名望长者,让他们自行“举荐',选出最能代表本州共同利益、最具声望和能力的一两家代表,进入朝廷。如此,两难自解,诸位以为如何?”此言一出,帐内众人眼睛再次亮了!
“妙啊!”
“此法甚善!尊重地方,体现公意!”
“正合古之“举孝廉′遗风!”
他们几乎是瞬间一致通过了这个方案。因为这不就是他们熟悉玩了几百年的游戏规则换了个名字吗?无非是把以前由州牧负责向朝廷举荐“孝廉”这种道德模范人才,变成了由他们这些地方实际掌控者自己内部推举代言人,直接进入权力中枢!而且名额只限定为一到两家,分润的人反而更少,核心圈子更小更尊贵而且,最让他们心花怒放、甚至对林若生出些许"敬仰"之情的是一一林若代表的徐州,如今无论是地域、财富、军力、人口,都是当之无愧、傲视群雄的南朝第一势力!可她竞然主动表示,只要求在这“二十家"中占一个席位!天底下哪里还能找到这么大度、这么“讲规矩”、分肉时自己只拿一小块的“好人"啊?!
会议进行得出乎意料的顺利。这些顶层世家代表几乎是全票赞成林若的核心方案一一由州中推举代表组成内阁,皇帝有三票关键权,重要事务协商解决,并将其纳入正式官制。他们心满意足地离席,准备去朝中把规则定下,然后回州郡老家好好“运作"自己的名额了。
然而,当这些顶层世家代表将“公议推举"的方案传达给营门外那些望眼欲穿、却根本无望进入最高那二十家序列的中小型世族代表时,真正的风暴才刚风降临。
这些被堵在“举荐"门外的中小世家彻底炸了!“凭什么?!"愤怒的声浪比之前更高,“这些上头的豪族大口吃肉,连汤都不给我们留一口?”
“就是!一州只推举一两家!那名额不都被那几个大族瓜分了?”“我们这些次一等的郡望之家怎么办?难道我们就活该永远被人治住么?”“这是换汤不换药!从陆韫一人独裁,变成了十几家巨姓门阀共治!我们呢?连口锅气都闻不到!”
面对群情激愤,林若从容不迫地再次出场。她没有立刻安抚,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些刚刚从帐内出来、面带得色的巨姓代表,嘴角挂着似笑非笑的弧度:“诸位莫急,也莫要责怪本使君或诸公…“她目光扫过唐、顾等人,然后话锋一转,对准了愤怒的中小世家,“你们说得也有理!内阁中枢之权,若只集中于十几家巨贵之手,确实不妥。”
在中小世家燃起一丝希望,而王、谢等人眉头微皱之时,林若抛出了她的“平衡”方案:“因此,我意朝廷中枢席位固然由各州推举,但各郡县亦不能缺席。当效仿朝廷开科取士之前例,设地方官吏之制!”她详细解释道,各郡可可推举优秀子弟或贤达,优先补选入各州所设的学官、户曹、税官等职。
表现尤为突出的郡级世家,若累积功勋拔尖,将来朝廷席位更迭时,其本家便有资格被优先纳入州一级的"公议”考察范围。“如此一来,“林若总结道,“上至州望,下有郡望,皆有其上升之梯、报国之路。既避免朝议一家独大,又激励诸位竭诚为国效力。此非皆大欢喜?”她微笑着看向众人:“至于这'开科取官'之制的具体细则如何设定?此非我一州一人能决定之事,正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商议制定!否则,我若擅自定夺,岂非又成了诸位口中那'独断专行'的陆韫第二?本使君可担不起这名声。林若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把皮球又精准地踢了回去,总之规则由你们定,但框架按我的来。你们若想玩,就自己商量好怎么把蛋糕分均匀!中小世家虽然依旧不满足于未能直接进入核心,但林若好歹给了他们一个看得见、有希望争取的明路,这比被完全排除在外要好得多。他们虽然仍有不满,但抗议的声音明显小了许多。
而唐、王、崔、谢等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