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疑惑地问。
“就是这种!"崔家姑娘欢笑着拿出一本不厚的书,“这本书上面的题,随便解决一个,徐州都会重赏,甚至可以直接去书院任职。”崔霖随便打开一页,就见上边写着“悬赏:解决大型铸铁件的气泡空心问题。悬赏金:五万贯。仔细内容”
他搞不定,又翻了一页“悬赏:寻找紫色染液成本降低办法,和苯胺反应的红矾钾价格实在太高产量太少,急需便宜好用的新氧化剂!悬赏金:十万。详细内容
那个紫色布崔霖是知道的,颜色明亮而高贵,染一匹丝绸千金难…呵,我要能解决,还看得上你这十万贯?
他又再翻后面,就是关于数学题的悬赏:证明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素数之和。
悬赏金居然是“面议"?
都是什么玩意,前边还看得懂一点,后边完全看不懂了。崔霖摇头,把书本递回去,又看向窗外。
越靠近目的地,人流车马便越发密集,许多衣着相似、看起来像是各地工坊主或管事模样的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汇聚。崔霖记得这是淮阴最流行的工作的服,厚麻做的斜襟上衣下裤,脖处加有一片防脏耐磨的领,上衣有四个口袋,方便存放各种收据单子和炭笔,下裤有两个兜,裤脚、袖口收紧如灯笼,加上厚底的毛毡鞋,全然都是胡服打扮!这些都算了,他还记得在工坊里,有许多人都是短发,他发声质问,管事说,这是工人担心心机器缠发发生危险,又为夏季天热,工坊闷热,长发出汗易生汗疹,所以干脆剪短了头发。
他当时说不招损伤发肤的工人,让管事将人赶了,结果那管事当场就跪下了,说若是强行禁止,他们工坊里本来就难的招工会更难的……回想到此,崔霖生出一种强烈的不适感,忍不住道:“明明宽袍广袖才是汉家风骨,这种胡服衣冠大行天下,将来华夏衣冠岂不是要被弃了?”两位姑娘面面相觑,不好反驳。崔桃简只是笑了笑,并不争辩:“堂兄说的是。但与咱们无关,你我也就是来开阔下眼界。”马车在距离百工坊核心区域还有一段距离时便被拦下,前方立着“禁止车马通行"的木牌。
崔霖与崔桃简只得下车步行。越靠近那片开阔的展示场地,人流便越发密集,各种口音的交谈话语、机器运转的轰鸣、以及讲解者的吆喝声混杂在一起。崔霖下意识地蹙紧眉头,用折扇微微掩鼻,试图躲避这喧闹混杂的环境。崔桃简却显得兴致勃勃,少年人的好奇心被完全激发,他拉着有些抗拒的堂兄,灵活地挤过人群,朝着中心区域那几个搭起的高台走去。至于姐姐们--跑的可比他快多了,他人小追不上。场地大致分为了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围满了人。第一个高台上,悬挂着数十块色彩斑斓的布条,宛如一道人工彩虹。几位身着千奇书院服饰的年轻学子正在热情讲解,他们身后的大木板上贴着巨大的"色卡”,上面标注着各种颜色的名称和对应的矿物染料。“诸位请看!"一名学子拿起一块染得极其鲜艳、色泽均匀的绛红色布匹,“此乃用朱砂配合明矾媒染而成!对比传统的茜草染,颜色是否更正、更亮?且日晒百日亦不易褪色!”
他又指向另一块深邃的蓝色:“此乃石青(蓝铜矿)所染,辅以锡盐定色,色泽饱满,远胜蓼蓝!”
接着,他又展示了利用铜盐染出的翠绿,用铁盐染出的沉稳黑灰…每一种颜色都配有详细的色卡说明。
更让台下工坊主们心动的是,书院推出了标准化生产的染料色块和色粉,他们将矿物染料与蜡、树脂混合,制成统一规格的小方块或粉末,用油纸包好,极大方便了储存和长途贸易。使用时只需按比例溶解即可,颜色稳定可靠。“合作方式灵活,"另一位学子高声介绍,“诸位可选择支付一次性技术传授费用,由书院派遣匠师指导建缸配料;亦可选择入股合作,按利润分成;若只需购买色粉,我们也提供长期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