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164章 王者容人所不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4章 王者容人所不能(2 / 3)

赵王看出了皇帝迟疑的态度,眼珠一转,立刻阴恻恻道:“山东之地皆是逆民,靖难之时若非山东的逆民阻拦,早已功成。

有功则赏,有过则罚。

所以直隶河南可以减免赋税,山东则没有减免,这岂不是天威难测之理吗?

若有逆民不知道悔改,朝廷大军则移之,自然江山稳固、社稷稳固!”

这番话说到了皇帝心坎上,朱棣本质上就是心眼很小,对自己家人很好,但当初他两次险些死在山东,不恨是不可能的,不在山东苛以重税,已经是他的宽容了,让山东享受和河南直隶一样的待遇,那不可能。赵王朱高燧的话,让李显穆差点没绷住直接喷他。

这是什么畜生发言?

“赵王殿下所言太荒谬了!”

李显穆语气颇为平静,“陛下,山东之地,干系着漕运最关键的一段,往海上看去,胶州出海便能截断海运。

往京城走一路之上平坦没有山川,往南走可以直接踏破长江北岸,威胁南京。

若是山东出现任何意外,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这么重要的地方,用再审慎的态度对待都不为过,怎么能因为一些个人意气而放任他动乱呢?太荒谬!

太荒谬了!”

李显穆连说两个太荒谬,让皇帝、太子、汉王和赵王都看出他的不敢置信。

赵王顿时不满道:“这岂不是危言耸听,哪里就……”

“赵王殿下!”

李显穆再也保持不住平静,怒喝道:“不要说万一,就算是百万分之一的概率,只要它有危险都不能用大明的社稷去赌。

况且真的是危言耸听吗?

百姓活不下去,就一定会造反,就连先帝祖籍凤阳的百姓都会造反,山东的百姓难道会默默等死吗?赵王说他们都是逆民,既然是逆民,那想必更难以忍受了!

如果朝廷平定不了…不,若朝廷拖两年时间,南方的粮食运不来京城,殿下知道会有多少人饿死吗?”一字字一句句堵的朱高燧根本说不出话来,见李显穆终于停下,正要反击,又被李显穆打断,“况且,殿下虽继承不了大统,可日后总要就藩一国,王者和凡人是不同的,当有包容天下之心!

唐太宗李世民甚至就连敌人都能包容,现在赵王殿下竟然连一些当初身不由己的普通百姓都不能包容,竞然以市井小民的心态去赏罚,臣深以为耻!”

“你……”

朱高燧没想到李显穆竞然敢当着皇帝的面,指着他鼻子骂,正要发作,便被皇帝一道怒喝打断,“够了,还没丢够人吗?”

“父皇…是李显穆他狂悖…”

“什么李显穆!”

朱棣再次怒斥道:“那是你表弟的真心诚言,枉你虚长那么多年,真是活到狗肚子里去了,老子怎么就生了你们三个,加起来都不如一个显穆。”

朱高炽和朱高煦顿时一愣,有些委屈,不知道这怒火怎么就蔓延到他们身上了。

李显穆一听就知道朱棣把话听进去了,他虽然是在说赵王朱高燧,其实是说给朱棣的。

王者要有包容天下臣民之心,你在山东搞高压统治,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将来老百姓是一定会起来反抗你的。

“显穆,你说的朕会考虑,待上元节后你入趟宫,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今日时间不早了,你且先回府去吧,你母亲大概很是想你了。”

李显穆行礼后便往殿外而去,重新裹上了厚厚的锦裘,天地间自然依旧一片雪白,凛冽刺面的寒风如同刺刀般割在脸上,生生刺痛。

他回忆着殿中汉王和赵王的眼神,心中凛然,知道自己已然彻底得罪了二人。

“汉王,此番我从江南归来,”

俗话说,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既然如此,便要找机会将汉王一击必杀。

“咚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