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也想惩治诸王,可做不到那便只能不去看不去想。衍圣公府至少如今看来是不可撼动的,那就必须让它存在,毕竟我父亲的神位也在文庙之中配享孔圣。”
李氏是真正的利益相关方,毕竞如今文庙配享孔子的后世圣贤中,只有李祺一个人是有直系后人的。如今文庙这个体系,除了孔氏拿到了最大的好处,就只有李氏拿到了切实好处,起码增加了20点家族声至于衍圣公府?
李显穆可没忘记父亲有一次哂笑着、却异常认真的对他说,“有朝一日,李氏后人,定要打倒孔家庙,救出孔夫子,不要再让一群蛀虫蚂蠖,趴在一位圣人的身上吸血了。”
父亲的意志就是李显穆前进的方向,就是李氏前进的方向,总有一天,李氏会把衍圣公府顺手收拾了!陈英哂笑一番后再次问道:“陛下将此事交予我和郑赐,你觉得该怎么处理?”
“只能维护衍圣公,而且要找到合情合理的理由,若是让我来做,那便以曲阜知县在被弹劾后,才出面参劾上司,这等控诉按照大明律属于无效。
至于衍圣公到底有没有那么事,大概是有的,只能让陛下下旨申饬,如同诸王坐法一样。”说起对衍圣公的处理意见时,李显穆亦有些憋屈和无奈,这大明天下,能让他有这种情绪的,只有皇家亲王和衍圣公府了。
陈英在刑部和大理寺浸淫二十多年,很快就找到了这条大明律,脸上露出轻松之色,“没想到显穆你对大明律亦是如此精通,竟然这么快就能找到破绽,应对此事,果真是天纵奇才。”
皇帝交待的事情有了首尾后,陈英又问道:“不过显穆,你的性子我还是颇有几分了解。
仅仅为了景和在文庙上的神位,还不值得你这般大动干戈,甚至主动出面替孔门来做遮掩。其中想必还有其他更为重要之事吧?”
李显穆微微颔首,笑道:“陈伯父所猜不错,这其中的确是有其他更重要的首尾。
我怀疑这起孔门互讦案的背后,有南宗孔氏的影子,而南宗孔氏的背后……”
陈英闻言脸色也渐渐严肃起来,“你是说这背后有南方文人的影子?”
南宗孔氏的故事就说来话长了。
在北宋末年,金人即将攻克曲阜时,第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不愿意落入夷狄之手,于是随宋高宗南渡,在浙江衢州重新建立了孔氏家族。
从此就有了南北两支衍圣公家族,按照正统来看,南宗反而是大宗嫡系。
等到元朝后,本来忽必烈想要让南宗回曲阜担任衍圣公,但这时候发生了让爵之事,于是衍圣公便继续由北宗担任。
于是北宗便担任了此后元明清三朝的衍圣公。
北宗愈发显赫,而南宗则寂寂无声,甚至到了明朝时愈发破坏,连家庙都修葺不了。
李显穆沉声道:“小侄记得,前年,即永乐四年时,礼部尚书胡公途经衢州,嘱咐同知萧显拓建南宗家庙,然因封爵未复,祭田仍纳官粮,无力自行修葺,这两年又逐年损毁。”
陈英目光微动,李显穆的声音幽幽响彻,“当初南宗因为北宗守护坟茔有功,高风亮节让出了衍圣公之位,可百年时间过去了,双方处境如此之大,南宗难道就不后悔吗?
同样是孔子的子孙,甚至南宗还是真正的大宗嫡系,难道南宗真的就全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就不想从孔子的祭祀中,分一杯羹吗?”
李显穆的声音如同黑暗之中蛊惑人的蛇妖。
陈英感慨道:“怎么会不想呢?士大夫虽然耻于谈利,可人生在世上,没有钱却是寸步难行啊。更何况连家庙都修葺不了,真可谓是耻辱至极,难以生于世上了。”
李显穆悠然道:“浙江可是天下仅次于南直隶的富裕之地,浙江的大士族稍微从指尖缝中漏出一点,就足够孔氏南宗改善生活了,甚至有钱能够修葺家庙,让南宗的招牌更响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