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听了老伴儿(虽然这会儿一大妈也才四十五六岁,但是这个时期全国人均寿命也才五十七岁,完全可以称为老伴儿了)的话。
他沉吟了片刻,在心里盘算开了:自己不能出头,那就找愿意出头的人。
而易中海首先想到的,就是没多少脑子,却又爱摆谱的后院儿刘海忠。
毕竞随便找个人出头,效果不一定好,需要有一定分量的人提出来,他就能顺势而为。
阎埠贵那抠搜的性格,想要他冲锋陷阵,要么给好处,要么能够在过程里占便宜。
比如院里各家各户有什么婚丧嫁娶的事情,他会积极的去帮忙。
为的就是能够吃顿好的,而且帮忙记账还不需要随份子。
而且阎埠贵比刘海忠聪明多了,知道从杨涛那里讨不到好处,多半不会同意。
这家伙审时度势是把好手,这一点从他虽然打心底不愿意半夜起来给杨涛开门,却坚持了三年半就看得出来。
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是不给杨涛开门,闹腾起来,理亏的是他。
而刘海忠就不一样了,他没那个脑子,只要一点点的挑拨,就能让他冲上去顶雷。
易中海想好了之后,就继续吃饭,准备吃过饭去找刘海忠,准备刺激一下他。
不过易中海没想到的是,他还没有去找刘海忠呢,刘海忠却来找他了。
“这刘海忠都不用我出手,就自己上钩了?”易中海心里有点窃喜。
这样更好,免得到时候杨涛那浑小子发起癫来,自己还要被牵连。
只是易中海不知道,这事儿是他老伴儿和三大妈杨瑞华,激了二大妈陈翠芳搞出来的。
“老易,今儿个我找你,为的是杨涛那小子的事情。”刘海忠来到易中海家。
他直接了当的说了自己的目的,因为刘光齐只放假一天,所以这次没人帮他参谋了。
他想要听听易中海的意见,或者说,和易中海商量怎么声讨杨涛。
“杨涛有什么事啊?”易中海故作不知的样子,他想看看刘海忠的计划。
“杨涛那小子,无组织无纪律,目无尊长,破坏大院团结!”刘海忠说道。
他这会儿脑子里想的全是他们车间主任给他们开会的模样,提炼着里面的词汇。
“搬家温锅,请了外面的人,对院子里的邻居却不管不问。”
“这是破坏邻里团结的行为,我们要坚决批判!”刘海忠说道。
其实他们不知道,杨涛院子里一家没请,但是却悄悄地给前院儿胡家送了一些菜的。
虽然是折箩菜,却也让胡家一家五口吃的是无比享受。
毕竞除了几个孩子在过年的时候吃过杨涛的手艺,胡家的两个大人从未吃到过杨涛做的菜。这第一次吃,才知道原来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做出来的味道会差别这么大。
院子里另一个厨子,傻柱的手艺,胡家的人也是品尝过的。
傻柱可不像杨涛,从来不接席面儿,傻柱还指着接席面儿赚外快呢。
刘光齐考上中专,刘海忠在院子里摆了几桌,就是请傻柱掌的勺。
傻柱的厨艺,已经让胡家两口子感觉非常好吃了,但是和杨涛的手艺比起来。
傻柱做的那就是猪食一样,傻柱和杨涛之间的差距,比人与狗的差距还大。
这一顿之后,胡家甚至感觉自家今后一段时间不管吃啥都没味儿了。
易中海最后还是没弄明白刘海忠是为什么要找杨涛的麻烦,但是这无关紧要了。
只要刘海忠愿意冲在前面,他易中海帮着摇旗呐喊两句又有啥关系?
“老刘,你准备怎么办,直说就是了!”易中海说道。
“这……”刘海忠见到易中海这么配合,稍微有点不习惯。
“说啊,别婆婆妈妈的,这事儿你做主就行。”易中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