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新的消息
前院花厅里,闻太师正陪着公子辩干坐。
那时候没有奉茶待客的规矩,闻仲心心中不屑公子辩所为,也不屑做什么表面功夫,直接就让对方干坐着,摆明了是不欢迎。不知公子辩心中作何感想,表面上却一直挂着温和的笑容,好像在包容闻仲的不懂事。
要是换个城府浅的,只怕就要被他激怒了。但闻仲是谁?
他并不是不知世故,只是不屑于世故。对于公子辩这点小伎俩,他只暗暗发笑,心里更加看不上眼。
不多时,牧老大步走了进来,笑眯眯地说:“公子来得不巧,女公子一路舟车劳顿,早已困倦极了。方才仆前往通报时,她已经歇下了。”他和闻仲同气同声,连半点歉意都不曾有。公子辩顿时面露遗憾之色,惋惜道:“是我唐突了。还请家老转告女公子,我明日再来。”
说完便起身告辞,半点礼数都不失。
闻仲起身相送,却只把人送到明堂,剩余的路程就由家老代劳了。他之所以看不上公子辩,一是因为对方拿可以做武器的铜器贩卖给出身羌人的姬姓部落;二就是觉得公子辩善于虚伪矫饰,半点也不坦荡。一个时辰之后,扶荔悠悠转醒,只觉得神清气爽,先前那些烦恼全都不存在了。
灵珠子把公子辩登门,自己替她拒见的事说了。扶荔点了点头,正色道:“理应如此。且不说太师对他不喜,只说他打压同行,一心要搞垄断,就对我们蜀地出货不利。”蜀地虽是独家供货商,也得多几个买家相争,才更能卖上价。若是只剩公子辩一个买家,岂不是他说什么价就得什么价?灵珠子道:“没坏了你的事就好。”
“怎么会呢?"扶荔在他唇上吻了一下,笑道,“你那么聪明,直觉又那么准,就算猜也能猜出个七八分来。”
灵珠子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被她嗔怪着把手拍了下去:“发髻要乱了!”待她洗漱过后,两人一同去见闻仲,闻仲又把公子辩拜访之事说了一遍。扶荔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又问闻仲,亳邑贵族除了公子辩之外,生意做得最大的是谁?
“最好是有能力又愿意和公子辩抗衡的。”为何后世的生意人都叫做商人?就是因为商朝的商业十分发达,也不禁止贵族经商。
但这种做法的利与弊都特别明显,当有商氏还是一个偏远部族时,发达的商业行为对于部族的发展自然是利大于弊的。可当有商氏一统天下,变成天下共主之后,益处骤然减少,弊端也就越发明显。
偏他们是以此起家的,开国之时尚弊端又并不明显,因此前几任君主或不以为意,或觉得不在可控范围之内,只要还有利益在,就不急着改变。等到不得不改变的时候,在位的君主已没有了先祖的威望,其下利益群体盘根错节,就算想改,也只能徒叹奈何。
这种情况,在沃丁上位之后已初见端倪。
但沃丁属于那种明明本事不大,却又非常自负的君主,他不觉得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会脱离自己的手掌心。
底下的大臣意识到君主的掌控力不足,自然越发肆无忌惮。这时的贵族又都是有封地有采邑的,就算是对上商王也不怵,又何况是公子辩?想找出这么个人物,必然不难。
但闻仲对此却从不在意,因而并不知晓。他直接叫来了家老,让家老告诉扶荔。
牧老说了两家,薛氏与寒氏。
“寒氏之乱那个寒氏?”
“不错,就是他们家。"牧老道,“寒氏底蕴深厚,虽因作乱被流放过,赦免之后靠着自身底蕴和姻亲的帮助,很快就恢复了过来,重新回到了亳邑,又成了大王的重臣。”
他们两家各自都有祖传的商道,公子辩不是没打过主意,只是骨头太硬,他没啃动而已。
扶荔道:“请牧老帮我联系这两家,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做瓷器和精盐生忌。
她想了想,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