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月棠正用布巾擦着手,见状莞尔一笑,走到洼地边蹲下,拿起一根截短的竹管比划着:“齐老爷别瞧着简单,这里面也是有门道的。您看,这些埋在地下的竹子都是打通了竹节的,一头连着壁炉,另一头通到洞外散热。烧火时,热气顺着竹管在地下的浅沟里流动,就像给地面铺了层暖毯子。我们再用黏土把竹管接口封死,防止热气跑掉,用薄土盖在上面,既不影响走路,又能把热气锁在洞里。”
她一边说,一边指着壁炉的方向:“等会儿壁炉烧起来,您摸这地面,不出一个时辰就能热乎起来。竹子虽比不上铜管结实,但胜在随处可见,黏土也是现成的,寻常人家稍微花点力气就能做,冬天再也不用缩手缩脚了。”
齐老爷听得眼睛越来越亮,手指无意识地敲着膝盖,脑子里像有算盘在飞速拨动。他早年在北方做皮毛生意时,见过多少百姓冬天冻得手脚生疮,富户人家为了取暖,光是买炭的银子每年就得花上几十两。若是这竹管地暖真像吴月棠说的这么简单便宜………
“好!好一个就地取材!”齐老爷猛地一拍大腿,站起身来,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激动,“吴姑娘这法子,简直是雪中送炭啊!”他快步走到洞口,望着外面连绵的山峦,又回头看向那些不起眼的竹子,仿佛看到了无数商机在眼前跳动。
“月棠姑娘,”齐老爷转过身,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你看这样行不行?等咱们出了这雪山,我在府城开个铺子,专门卖这套地暖的材料一一提前打通竹节的竹筒、按比例配好的黏土,再请几个手巧的匠人,教他们怎么挖沟、铺管、封接口。百姓家里要装,咱们包材料包安装;富户人家瞧不上竹子,咱们就换成铜管,照样能用这个法子。”
他越说越兴奋,走到吴守田面前拱手道:“守田老哥,这法子是你家丫头想出来的,我若是要做这生意,少不了要借你们的门道。赚了钱,咱们三七分账,你们占七,我占三,如何?”
吴守田和几个儿子都愣住了,手里的活计也停了下来。他们当初琢磨这地暖,不过是想在山洞里过个暖冬,何曾想过这东西还能换银子?吴勤耕挠了挠头,看向妹妹,眼里满是“这能行吗”的疑惑。吴月棠也有些意外,但很快镇定下来,笑道:“齐老爷抬举我们了。这法子算不上什么机密,只要见过一次,有心人总能琢磨出来。您有门路有本钱,我们不过是出了个点子,三七分账实在太多了。不如这样,等您的铺子开起来,我们帮着把法子教给工匠,分成就五五开,您看如何?”
齐老爷没想到她如此通透,不仅不贪多,还懂得互相让利,顿时对这个小姑娘更添了几分敬重:“吴姑娘年纪轻轻,倒是比许多生意人还懂分寸!好,就依你说的,五五分成!等出了雪山,咱们就立个字据,这事就这么定了!”
他高兴地搓着手,又忍不住看向那片洼地,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百姓用上地暖的景象,连带着看吴家人的眼神都越发亲切一一这哪是遇到了户寻常农家,这分明是捡到了个能生金蛋的宝贝啊!
洞外的风还在呼呼地刮,但山洞里的气氛却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商机,变得格外火热。连正在抹黏土的李氏都忍不住笑着打趣:“照这么说,咱们家月棠不仅能让咱们过冬不挨冻,还能让咱们赚上银子了?”吴月棠笑着没说话,心里却也觉得暖意融融。她原本只想让家人安稳过冬,却没想到这小小的地暖,竞可能成为改变吴家境况的契机。阳光透过石缝照进来,落在那些等待被埋入地下的竹管上,仿佛真的映出了几分金灿灿的希望。
山洞里的热闹劲儿没持续多久,就传到了不远处其他村民的耳中。大溶洞里本就挤着几十号人,各家各户挨着近,吴家这边的动静早被有心人看在了眼里。
孙婶子瞥了眼吴家那边言笑晏晏的模样,往地上啐了口唾沫,拉着陈春荷躲到角落里,压低声音道:“你瞧见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