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入殓师》没必要去刚。
暑期档这会儿倒是已经有了,不过暑期档也有一部好莱坞猛片,大本的《珍珠港》,票房直接破亿,妥妥的洪水猛兽。
国庆档也算一个热门,可《入殓师》这种题材跟国庆档不搭啊,而且国庆档也是主旋律的主战场,下达观影指标包场看电影就问你怕不怕。
至于春节档,好吧,这会儿就没春节档这个说法,就算有,《入殓师》也肯定不兴去的,谁春节看这种题材啊。
所以综合考虑,还是4月4日清明节最合适,一是题材高度契合,二是没有竞争,三来,这时候距离柏林电影节闭幕也没过去多久,金熊奖带来的泼天热度还在。
高校巡回演讲这一块,这次没用张会君提,直接就把中戏考虑了进来,而且还是第一站。
“恭喜陈卿导演斩获第51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一来到中戏门口,一条鲜艳的横幅映入眼帘,让陈卿不禁多看了一眼校门,没错,这是中戏,不是北电。
怎么中戏也开始挂横幅了?
被北电传染了吗?
陈卿还真猜对了,中戏挂横幅这一招还真是跟北电学的,而且还青出于蓝,写什么的都有。
“感谢北电,为我中戏学子培养大导。”进了学校,便看见教学楼上也挂了一条,只是这上面的内容让陈卿有些哭笑不得。
啥叫为你们培养大导?
不过想想北电的优良传统,想想自己几部电影全找的中戏演员,好吧,这个感谢貌似很合理。
只是既然感谢北电,那挂在中戏校园里不合适啊,应该挂到北电去。
陈卿哪里知道,人家早就挂过了,而且还就是眼前这一条,这次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又挂了上来。
“陈卿导演,一定要把北电的优良传统继承下去且发扬光大!”这条横幅说出了广大中戏学子的心声。
“陈卿导演,我想演你的戏!”这个就比较直白了,但也是心里话。
“陈卿导演,我还单身!”
“陈卿,我爱你!”
“陈卿,我要跟你生孩子!”
“陈卿导演,地上一个猴,树上骑个猴,请问几只猴?”
一开始的横幅内容还好,后面的横幅渐渐的就不正经起来,尤其是几只猴那横幅,一度让陈卿怀疑赵苯山是不是也穿越了过来。
要不然怎么会写出如此天才而又熟悉的问题?
跟中戏比,北电的横幅还是太朴实无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