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在那刷刷写个不停,不由好奇的问道。
“写一些《亲密》的影评。”陈卿头也不抬的说道。
“你给《亲密》写影评?”彼得·赖斯屁股挪过去,伸头一看,直接倒吸一口冷气。
竟然把入围了柏林主竞赛单元的大作说成风月片,拿其跟日本的Adult Video比,这未免也太狠了吧?
可以想象,这篇文章一旦发表出去,对《亲密》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如果再推波助澜一波,炒起来《亲密》是风月片这个话题,炒起来给《亲密》颁奖=给风月片颁奖这个话题,那么这部大热门很可能颗粒无收,一个奖都拿不到。
“《亲密》遇到你,算他们倒霉。”彼得·赖斯看得是直咋舌。
“找个媒体发出去。”陈卿将写好的稿子交给彼得·赖斯,还不忘交代,“记得在那之前,先找人翻译成日语。”
“啥?翻译成日语?”彼得·赖斯先是一愣,继而哈哈大笑起来,“陈,你年纪轻轻,怎么一肚子坏水?抹黑《亲密》不够,还要嫁祸给日本电影。”
“这怎么能叫嫁祸?我只是替那些日本电影人说出了他们没来得及说的心里话而已。”陈卿身体软进沙发里,“不信你可以问问小日子,对《亲密》成大热门服还是不服。”
“哈哈,不用问,他们肯定是不服的,除了他们自己的电影,谁他们都不会服气的。”彼得·赖斯带着陈卿的“大作”离开了。
没几天,《亲密》是风月片的论调突然就冒了出来,关于此类的报道到处都是。
“真正的电影大师如伯格曼、安东尼奥尼,他们探讨QY时靠的是精湛的镜头语言和深刻的心理刻画,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把演员扔上床。帕特里斯·夏侯导演选择用真枪实弹来制造话题,恰恰暴露了他的创作无能——当你想不出如何用电影语言表达亲密关系时,就让演员真做,这简直是导演界的耻辱!”
“我们不得不怀疑,那些给《亲密》投票的评委们,到底是被影片的艺术价值打动,还是被银幕上晃动的身体迷惑了双眼?如果柏林电影节的评选标准已经堕落到‘谁穿得少谁赢’,那明年的金熊奖是不是应该直接颁给《花花公子》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