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届金鸡奖颁奖晚会上来了不少熟人,发哥和李鞍又来了,《卧虎藏龙》被提名了“最佳合拍故事片奖”。
张国师也来了,他的《我的父亲母亲》和《狩猎》一样,拿了百花的最佳故事片奖,又在金鸡提名了最佳故事片奖。
拒绝过陈卿《狩猎》的陈道明和尤永也都来了,前者《我的1919》被提名最佳故事片奖,后者《梦幻田园》提名最佳男主角。
再次看见陈卿,两人都很热情,陈道明再次就没有出演《狩猎》道歉。
尤永可能是放弃了拍文艺片的执念,只是和陈卿礼貌的打招呼,却没再提拒绝《狩猎》一事。
最终,《狩猎》获得了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主角奖。
至于最佳故事片奖,则是给了《生死抉择》《我的父亲母亲》《横空出世》三部影片。
章瀚予还是比较高兴的,他现在也是影帝了。
没有拿到最佳故事片,陈卿也没觉得多遗憾,回到学校继续忙《入殓师》的后期。
调色方面,陈卿采用象征死亡、肃穆、疏离的冷灰蓝为主基调,再以象征生命温度、人性尊严的暖橙黄为点缀。
为了避免避免视觉刺激,突出内敛情绪,整体饱和度偏低。
配乐方面,以二胡、古琴、箫、琵琶等民族乐器为主,贴合华夏丧葬文化的庄重与温柔。
核心旋律使用阿炳的《二泉映月》,哀而不伤,孤独但坚韧,符合华夏人对死亡的含蓄态度。
结尾主角为父亲入殓,父子和解这一片段,则是使用古琴曲《阳关三叠》。
《入殓师》成片,出来了!
这个时候已经是2000年12月08日,柏林电影节的报名时间早就截止一个月了。
不过陈卿如今也不是无名之辈,而是金棕榈大导,不用走正常的报名流程,跟组委会那边打个招呼,只要在2001年1月9日入围名单公布之前把拷贝寄过去就行。
“老师,《入殓师》后期做好了。”陈卿第一时间去了王流那儿。
“时间有点紧,不过不要紧,审核这块我亲自盯,一个电话一个电话的催,绝对不会耽误柏林。”王流翻了看桌子的日历,旋即又问道,“《狩猎》的版权是不是卖给的福克斯探照灯影业?”
“没错。”
“那你抓紧时间配个英文字幕,看片的时候把探照灯影业的人叫着。”
“还是老师想的周到。”陈卿一下就明白过来王流的意思了。
第51届柏林电影节评审员主席是比尔·麦克尼柯,他是福克斯影业的CEO。
而探照灯影业呢,正是福克斯影业的分公司,这点从“探照灯”前冠着“福克斯”的名就可以看出来,通过探照灯影业能跟比尔·麦克尼柯搭上线。
再加上谢非也是51届柏林电影节的评委,所以《入殓师》能在这一届柏林撸下大奖还是很有希望的。
这次的看片来了不少人,谢非这个柏林评委已经确定了要当陈卿的研究生导师,所以对陈卿的作品极其上心,早早的便来到小放映厅。
韩三评也来了,《入殓师》已经确定继续和中影合作,由中影负责日后的发行。
李鞍这个两擒金熊的大导也来了,不过不是陈卿请来的,而是韩三评。
陈卿跟李鞍也能说得上话,原本想自己请的,王流出的主意,让韩三评去请。
还在禁导期的田庄庄这次没有坐在角落里,直接坐谢非旁边聊天了。
黄小明和陈堃这俩小配角其实没人想起来,不过他们仗着自己北电学子的身份,“厚着脸皮”也进去了。
福克斯探照灯方面来的是一个叫彼得·赖斯的中年,看上去四十多岁,实际上才三十出头,刚刚走马上任探照灯影业的总裁。
此人的一生也堪称传奇,从BBC的实习生起步,34岁便荣升任福克斯探照灯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