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道理的。
“好吧,那就现在拍。”陈卿一想确实是这个理,便回学校去拍写真了。
2000年8月12日,《入殓师》完成所有筹备工作,可以开机拍摄了。
这期间宋临渊也按照陈卿的吩咐,谈妥了一些植入广告。
主角林武是一名古琴师,在剧中有几次弹古琴的镜头,这块广告以60万卖给了雅马哈古琴。
殡葬行业的电影,自然少不了酒的镜头,这一块有不少酒商感兴趣,黄酒、白酒品牌都接触过,尤其一款叫月桂冠的日本清酒出价最高,给到了110万。
不过陈卿拒绝了,广告可以植入,但是绝对不能影响电影观感,华夏的白事使用日本的酒水,这不是扯淡吗。
经过几番谈判,这个广告位最后以70万的价格卖给了国内一款黄酒。
剧中也有不少汽车镜头,被奥迪A6以120万的价格拿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旗袍、西装、家具、钢笔等品牌,林林总总加起来,广告费直接干到了550万。
好家伙,《入殓师》成本一共也才500来万,都还没开拍呢,就已经回本了。
大导的吸金能力,只能用“恐怖”二字来形容。
跟《狩猎》静悄悄的开机不一样,《入殓师》是举办了开机发布会的。
金棕榈大导+6000万票房卖座导演,发布会来了许多媒体,既有燕京日报这种官媒,也有娱乐周刊这种杂志小报,还有旧浪等网络媒体。
咔咔咔!
拍照声不绝于耳,各路记者对着陈卿就是一阵狂拍,镁光灯差点把其双眼闪瞎。
哪怕是有周公子和刘叶这种已经有名气的演员在,陈卿也是发布会绝对的主角。
不是媒体“偏心”,实在是陈卿的成绩太过耀眼,而他的经历,也太过传奇。
“陈卿导演,您刚凭《狩猎》拿下金棕榈,为何选择殡葬题材作为新作?”
燕京日报的记者一上来就问了一个众人都很感兴趣的问题。
陈卿回答:“金棕榈让我更有责任探索被忽视的角落。其实生死是最普世的话题,只是我们习惯回避。入殓师这个职业,在日本被称作‘送行人’,他们让逝者体面的离开,也让生者得到慰藉。我想探讨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人如何面对离别。”
“陈卿导演,有评论认为,您才20岁出头,缺乏生死阅历,可能难以驾驭这种厚重题材,您怎么看?”
电影世界的记者问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