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都是相通的。小齐这个剧本妙就妙在. . .”他用筷子尖戳了戳被油渍晕染的擦身戏三个字,“把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拧成了一股绳。”田壮壮掰开馒头的手突然停住:“就像《蓝风筝》里.. ”他的声音低下去,“吕丽萍那个流产的长镜头。”
傍晚的读信戏前,蓝天野从老式牛皮钱包里取出那封泛黄的信封时,整个片场安静得能听见纸页摩擦的沙沙声。
老人念出第一个俄语单词时,喉结的颤动清晰可见。场记小张后来在日记里写:“蓝老的俄语带着49年前莫斯科风雪的味道。”
于蓝的轮椅突然向前移动了半米:“你们不知道,当年这封信过海关时”
她的右手精确地比划出拆信的动作,“他把'永远爱你"写在了邮票背面,用放大镜才能看见。”齐默的眼睛始终没离开监视器。
当蓝天野念到我们的白桦林时,他突然举手:“摄影机再推近15公分,我要拍到蓝老瞳孔里的反光。”这个决定造就了全片最魔幻的镜头,在4K修复版里,观众能清晰看到蓝天野眼中倒映的,是1953年莫斯科大剧院的海报残影。
深夜的清场拍摄前,于蓝坚持要亲自调整尿袋的位置。
道具组拿来的是现代医用尿袋,老人只看了一眼就摇头:“太规范了。”
她要田壮壮从旁边侧袋取出个洗得发白的布包:“这是我母亲用过的。”
展开后,上面歪歪扭扭缝着“忍耐二字,看见这个结没?真正的病人都会这么打,防止半夜漏尿。”当于蓝演示“非对称用力”时,她的左手如剧本要求完全松弛,但右手的五根手指却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力度。
拇指和食指紧攥床单,中指微微弓起,无名指和小指保持警惕的悬停。
“这是. .”侯咏的取景器在轻微抖动。
“偏瘫患者的本能。”于蓝平静地解释,“健康的那侧身体会不自觉地补偿患侧。”
她的眼神突然飘向角落里的齐默,“剧本第38页的舞台说明,写的就是这个细节吧?”
齐默点头时,谢飞和田壮壮交换了一个惊讶的眼神。他们没想到这个年轻导演连如此专业的医学细节都考虑到了。
19点的北影厂三号棚,灯光依然亮如白昼。
田壮壮揉了揉发红的眼睛,把保温杯里最后一口浓茶喝完。监视器里正在回放刚刚拍摄的晨间护理戏份于蓝用唯一能动的右手给蓝天野刮胡子,剃须刀每移动一寸,老人的面部肌肉就会随之颤动。“这条过了。”齐默的声音有些沙哑,“准备下个镜头。”
“等等。”谢飞突然按下暂停键,“小齐,你注意到没有?蓝老刚才眨眼的速度..”
他指着画面里某个瞬间,“比正常节奏慢了0.3秒。”
巩俐从化妆间探出头:“这是于蓝老师教我的,偏瘫患者的健侧眼睛会有代偿性延迟。”
场务正在调整灯光时,蓝天野突然向齐默招手:“来,我教你个老把戏。”
老人从道具盘里拿起两个核桃,“人艺训练班的基本功,左手揉核桃要逆时针,右手顺时针。”令人惊讶的是,当齐默尝试时,他的左手竟然本能地找到了节奏。“这就对了!”
于蓝笑着拍轮椅扶手,“当年赵丹教我们,好导演的手必须比演员更会演戏。”
“小齐啊,”田壮壮凑过来,“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你坚持用胶片拍这场戏吗?”
他指着正在装片的摄影机,“数码太清晰,会暴露表演的"技';而胶片的颗粒感,正好藏住这些刻意,留下真实。”
深夜22点的导演休息室里,谢飞指着分镜图上一处标记:“这个俯拍镜头,如果用…”
“弧形轨道。”田壮壮接话,顺手在图纸上画了个半圆,“但机位要再低15度,像《蓝风筝》里拍李雪健那样。”
齐默突然插话:“能不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