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了。”
齐默望向后视镜,那个挂着牌匾的四合院越来越远。
他想起临走时,蓝天野的老伴悄悄告诉他:“老头子昨晚要我和他对着练了几个小时戏。”黄昏时分,华谊大厦顶层,王中磊收到条短信:“齐默今日携谢飞拜访蓝天野,停留四小时。”他猛地砸了手机。业内都知道,这位人艺老艺术家二十年来拒绝过张艺谋、陈凯歌的邀约。而此时的金麒影视办公室,齐默正在修改第72场戏。
剧本上新添的钢笔字迹力透纸背:“陈国立从轮椅下摸出泛黄的《黄河大合唱》谱子,弹到'风在吼'时,窗外传来救护车的声音。“落款是龙飞凤舞的“天野”二字。
窗外,BJ华灯初上。齐默想起蓝天野送别时说的话。
“49年我们排《雷雨》掩护电台,台下坐着特务,台上传递密码。现在你们年轻人拍电影,也该有这样的骨气。”
清晨的露水还没散尽,齐默的车已经停在北影厂家属院门口。
他今天特意换了件藏青色中山装,手里提着两样礼物:一盒同仁堂的野山参,一摞用红绸系着的旧剧本田壮壮开门时,手里还拿着剃须刀,下巴上留着半干的白沫。“你小子.”
他瞥了眼齐默手里的旧剧本,无奈摇头,“我妈六点半就起来等你了。”
穿过爬满紫藤的走廊,84岁的于蓝正在阳台上浇花。
老人转过身时,齐默注意到她左腿有些不便,那是拍《烈火中永生》时摔伤留下的旧疾。
“小齐同志,又见面了。”
于蓝笑着指了指茶几,上面摊开的《爱》剧本被荧光笔划满重点,李敏的台词旁密密麻麻写着表演笔记最醒目的是第17场戏的批注:“此处应想起1945年在延安医院照顾重伤员的情形”。田壮壮给齐默使了个眼色。昨天蓝天野答应出演的消息传开后,北影厂的老艺术家们都在打听这个能让“话剧界活化石”出山的剧本。
“于老师,这是《革命家庭》的原始场记本。”齐默解开红绸,“我在资料库找到您当年修改的台词手稿。”
于蓝戴上老花镜,枯瘦的手指抚过泛黄的纸页,突然停在某处:“这里...周莲得知丈夫牺牲时,我坚持删掉了哭戏。”
她抬头时眼中有光,“真正的革命者,悲痛都是往心里流的。”
阳光透过纱帘,在老人银白的发髻上镀了层金边。
齐默想起剧本里李敏中风后第一次照镜子的戏。这个曾经在银幕上塑造过江姐的表演大师,会怎样诠释一个知识女性面对躯体衰败时的尊严?
“小齐啊,”于蓝突然指着剧本第89场,“李敏尿失禁这场戏,你写她坚持自己换床单”“道具组不要准备的新床单太干净了。”于蓝的声音像秋日的湖水,“病人用的床单,应该有这种反复搓洗后的柔软。”
院里的老槐树沙沙作响。齐默想起资料里记载的:1942年,22岁的于蓝徒步穿越日军封锁线时,就是用这样的床单包裹着党的文件。
“于老师,下个月拍您和蓝老的对手戏”
齐默话没说完,老人已经撑着椅背站起来:“给我十天,我要重新学习偏瘫患者的肌肉控制。”她颤巍巍地走向书房,“49年演《白衣战士》时,我在野战医院观察过真正的伤员。”
田壮壮送齐默出门时,指了指隔壁单元:“昨晚朱旭老师打电话问我妈,说你们剧本里陈国立念的《长恨歌》,是不是该用民国时期的吟诵调.”
车开出家属院时,齐默收到场记短信:“齐导,刚刚有好几位中年女演员上门拜访。”
而此时华谊的会议室里,王中磊正对着宣发团队咆哮:“马上联系媒体!就说我们筹拍《青春之歌》重制版!”
他摔出一张老照片,年轻的于蓝饰演的林道静,“把陈凯歌老师请来当艺术顾问!”
秘书小声提醒:“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