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总,我当初看好你完全是对的!”
这才短短的几个月。
从当初最开始的五六个人到七八个,接着十几个。
再到今天这个电话结束之后。
自己安排驻村干部之类的找几个好手过去这人数可就突破二十。
别看似乎还是很少。
但这是希望,而且未来没准陆远就能从二十个人变成两百个。
这些小镇乡村年轻人的出路别说他这个镇长了。
恐怕就连球长来了都看不明白。
但希望这种东西,能留存一些总是好的。
年轻人就是希望。
他们中的大多数学历有限。
外出打工无非就是顶着烈日和寒冬,在工地上书写他们血与汗的“廉价”青春。
或者是在工厂,那里的青春更是明码标价,一小时十几块。
当然,也可能一直奔波在路上成为外卖大军中的一员。
……
但陆远来了,他在这里承包了废弃油田。
这里有了远陆石油的生产基地。
陆远开的工资真不低。
而且有五险一金,这是在外面干什么工作都比不了的。
所以可以把年轻人留下来。
意味着十几个完整家庭将留在大堡镇。
陆远让柯嘉实看到了大堡镇未来的希望。
如果再来一次。
就是让柯嘉实免费把废弃油田承包给陆远他也愿意签这个字。
……
“小王,通知下去,找孙支书他们几个过来一趟。”
关于人选陆远在电话里说的很清楚。
尽可能年轻一些,人品和干活这块不能出问题。
达成这个条件之后可以从家庭条件差一些的家庭入手。
一个月四千出头,外加五险一金。
完全算得上是香饽饽,所以陆远存了一点心思。
这世界上苦难的人挺多的。
在不影响自己的情况下,那顺手帮一把能帮几个算几个。
陆远觉得这可不圣母。
……
大水沟子村。
朴实无华的地名。
以前村里一条大水沟流经而过。
只不过这些年水流是越来越小。
再过些光景,也许这里该改名叫小水沟子村。
程明义。
大水沟子村生人。
村里别的人家现在那都是大部分都有了水泥小洋楼。
再不济也得是个一层水泥小平房。
但他们家还是以前的老土房子。
前段时间在北方的工地上干活,但年景不太好。
这次回来待了几天,程明义打算再次出发去南边碰碰运气。
村里还有几个和他差不多情况的人。
聚在一起互相散支烟在村口吞云吐雾的时刻聊上那么几句。
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扯到了这村名上。
“大水沟子村?依我看咱这儿改名叫小水沟子村得了。”
“瞎球说,那要是再过个几十年这沟里的水流干了呢?那难道改名叫沟子村不成?”
他们不懂咬文嚼字才能品味的所谓“高级幽默”。
但他们知道怎么让自己和朋友大声的笑出来。
在日复一日的苦日子中,幽默会让生活多出一丝难得的光彩。
放声大笑的时候可以不去顾虑一切。
只不过这些幽默被冠以了俗气的标签。
“哈哈……”
“成,要哪天咱村改名叫沟子村的话村长的位子我投你。”
笑声过后,程明义丢掉烟头打算回去的时候。
村里的老支书骑着他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停在路边。
“明义,别回家了,有个事你和我来趟村委说一下。”
……
“啥?一个月四千出头?孙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