歉一边捡起,搞得灰头土脸。
等东西收拾齐了,他才重新整理了下衣服,又恭恭敬敬的朝行商行了一礼,沉声道:“我从东土大唐来。”
“大唐?!”行商诧异道:“你不在家好好待着,跑到这地方来做什么.. . .”
行商的声音越来越轻,神色渐渐变得警惕,不露痕迹的和青年拉开了距离。
大唐离这万里之遥,看这书呆子的模样,也不像是什么修为有成的高人,累都该把他累死了。再者说,这一路上也不太平。
自己行商多年,天灾人祸遇见过,奇闻怪事也听了不少。
一介书生,连杀鸡都不敢,怎么可能囫囵到这的?
行商越想越不对劲,便朝同伴偷偷使了个眼色。
青年却像是没察觉到行商的异常,兴奋道:“先生有所不知。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小生自幼苦读,把家里的书都读尽了,自觉学问到了瓶颈。
我本想只在大唐游历一番,后我听闻玄奘大师一路西行,愿为大唐取回真经。
如此大智大勇之行,我身为大唐子民,岂能落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虽然玄奘大师是个出家人,但我不能因其身份不学其善。
我准备跟着玄奘大师,一路西行,将路上见闻都记录下来。
等回了大唐,著书立传,也好全我之志向. . . .”
“什么志向?”行商看着同伴已经找上陈家庄的人,松了口气,故作轻松道:“回去之后将书发卖了。赚些银子,买个大房子,娶个漂亮媳妇,为你家开枝散叶?”
“先生此言差矣。”青年摇头晃脑,故作高深道:“吾辈读书人,岂能为铜臭味所困?”
行商一愣,似笑非笑的看向青年。
青年终于醒悟,不敢再说,低下头讪讪道:“当、当然是青史留名。”
话音未落,他肚子里再次响起了打鼓的声音。
行商见状不屑笑道:“有那工夫,你先把肚子填饱吧。
饿成这样,还留名呢...啧,你这条小命能不能留住都两说。”
“先生又说错了!”青年激动道:“子曰,一第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天苦我身,正是我坚心明志之时!
书上说..”
“妖怪在哪呢?!”
一声娇喝后,青年周边顿时一空。
青年还没反应过来,茫然的挠了挠脸。
再回神,眼前就多了少女。
“胆子不小。”敖玉摩挲着拳头阴笑道:“还敢来陈家庄闹事?”
青年吓得跌坐在地,颤声道:“女侠饶命,饶命啊!
我叫钟鹜,我不是妖怪,我就是个读书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