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随后纷纷赞不绝口。
宾客们似乎都被这首优美的诗句所打动,连声称赞其意境之美妙。
玉霞公主目光里多了几分赏识,点头评价道:“果然才思敏捷,这首诗写得很不错。”
她的语气中带着真诚的赞赏,完全没有了之前的怀疑和轻视。
此时此刻,玉华郡主和姜乔的表情则变得极其尴尬难看。
玉华郡主原本得意的笑容瞬间消失无踪,脸色阴沉了下来。
而姜乔的眼神更是闪烁着不甘与愤怒,她本以为自己可以借机羞辱对方一番,没想到反而落了个如此结果。
姜乔心里妒火中烧,她刚才吟的那首诗,其实是她母亲花了大价钱请人提前准备好的,为的就是在宴会上出个风头。
为什么姜姒要抢她的光芒?
这个疑问像一把锋利的刀子,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
她当即不甘心地说:“姐姐的这首诗虽然好,但似乎不是现场发挥的,说不定是私下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呢。”
姜姒一脸了然地望着她道:“哦,妹妹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今天宴会上作诗的人可不少,妹妹刚才也献了一首,难道说都是提前背好的吗?”
这话一出口,姜乔顿时招来了许多不满的目光。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她的身上,仿佛在责备她的不识时务。
参加宴会都要作诗,这在北京是个惯例。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当场即兴创作,大多数人都是事先准备好了底稿,这也是大家默认的做法。
在这种场合下,直接揭穿这个秘密无疑是让所有人都感到尴尬的行为。
刚刚姜乔这么直接地说出来,等于是揭了大家的短,难怪大家都怒目而视。
周围的人都在心里嘀咕,觉得这位二小姐太过冲动和不懂规矩。
姜乔自知失言,支支吾吾解释:“我,我没那个意思,你别误会我啊。”
她试图缓和气氛,但显然效果不佳。
玉华郡主立刻跳了出来,冷嘲热讽地说:“姜二小姐,你们可是嫡亲的姐妹,何必要这么不给人留面子,让四妹下不了台呢?真没长姐的样子。”
“郡主说得好,孔夫子曾说过:与愚者辩论,聪明人也难赢。我不再多说什么就是。”
姜姒冷静地回应道,她的话中充满了智慧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