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蔓一向沉稳,遇事不慌,此刻却也难掩心头的轻快。
她轻轻将手中记账的本子合上,指尖在封面上点了点,像是在确认接下来的安排。
她知道,热销是好事,但也意味着供应链必须跟得上节奏。
万一哪天断了货,周客兴冲冲来买却扑了个空,那可就前功尽弃了。
所以,及时补货是当务之急。
她心里已经盘算好了一一先去作坊看看现有库存,再让工人们加快进度,务必保证明天就能把第一批货发到分店。
这样一来,不仅能满足周客需求,还能趁热打铁,把势头进一步推高。
张三嫂悄悄趴在蔓香店铺的橱窗边,耳朵竖得老高,一句话不落地听着屋里几个人的谈话。她整个人几乎贴在了玻璃上,身子弯得像只偷油的老鼠,半边脸紧贴冰凉的窗框,连呼吸都压得极轻。她的眼睛微微眯起,目光透过玻璃的缝隙往里瞟,耳朵则像两只灵敏的扇子,一动不动地对着门缝。屋内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停顿,她都听得清清楚楚,生怕漏掉一个字。
她知道,这些看似随意的对话里,往往藏着别人看不见的商机,甚至是能让她翻身的机会。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窗台边缘,指甲缝里积着灰也不在乎,全部心神都集中在那几道声音上。林蔓和赵燕儿的对话像是一把钥匙,正悄悄打开她脑海中某扇紧闭的门。
“哎,送货到分店……?”
这句低语几乎是贴着喉咙挤出来的,轻得像一阵风,连她自己都差点没听见。
可就是这么一句话,却让她心头猛地一震。
她的眼睛倏地睁大,瞳孔在昏暗的光线下收缩了一下,仿佛突然看见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送货?
分店?
那就意味着林蔓的生意已经稳定到可以跨区域调配货品了。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扩张。
她脑子里飞快地转着,像一台老旧却仍能运转的算盘,噼啪作响,一粒粒珠子撞出新的可能。张三嫂小声嘀咕了一句。
她的嘴唇动了动,没再发出声音,但那句“分店”却在她心里反复回荡。
她甚至不自觉地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眼神渐渐变得锐利起来。
她想起了自己那间生意冷清的杂货铺,日复一日地守着几件没人买的陈年旧货,靠天吃饭,靠人施舍般地等几个路过的客人。
而林蔓呢?
短短几个月,从一家小铺子发展到拥有分店、能调度库存的规模,简直像做梦一样。
张三嫂心里一阵酸涩,可那酸涩里,又掺杂着一丝贪婪的火苗。
她不怕别人成功,但她怕自己被甩得太远,连追赶的影子都看不见。
突然,她脑中闪过一个念头,心里立马冒出了个不太地道的点子。
那念头来得猝不及防,像一道暗光劈开她原本混沌的思绪。
她猛地想到一一既然林蔓要从作坊调货,那这条路线上,是不是有机会动手脚?
比如,拖延送货时间,散播谣言说分店缺货,或者干脆让人在路上“不小心”弄丢一批货……只要打乱她的节奏,销量一跌,口碑一坏,那林蔓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这主意阴损,可张三嫂非但没觉得羞愧,反而越想越兴奋。
她的心跳加快,指尖微微发颤,仿佛已经看到了林蔓愁眉苦脸的样子。
她知道这不厚道,可在这条街上,谁又真的讲厚道呢?
生意场上,成朱败寇,她不过是在为自己争一条活路罢了。
她悄悄把这主意记在心里,回过神来时才发现自己刚才东张西望的样子引来了不少人的注意。她的目光原本是警惕地扫视四周,生怕被人发现偷听,可那副鬼鬼祟祟的模样,反而更容易引起怀疑。几个路过的摊主停下脚步,有人还故意咳嗽了一声,目光意味深长地朝她这边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