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满级魅魔,你去酒肆演讲?> 第390章 将军可知,当今天下大势如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0章 将军可知,当今天下大势如何?(1 / 2)

刘允仔细观察着这位传说中的卧龙。诸葛亮的一举一动都显得从容不迫,有一种天然的优雅气质。但在这份优雅之下,刘允能感受到一种深藏的锐气和智慧。

“先生,在下此番前来,是想请先生出山,共谋大业。”刘允开门见山。

诸葛亮笑了笑:“将军的来意,亮早有所料。不过,亮一介草民,恐怕帮不了将军什么忙。”这是明显的推辞之词。刘允并不气馁,继续说道:“先生过谦了。亮兄文韬武略,学究天人,正是在下急需的贤才。荆州百姓,也需要先生这样的大才来为他们谋福祉。”

“将军谬赞了。”诸葛亮端起茶杯,慢慢品着,“不过,亮有一事不解。将军雄踞荆州,麾下文武齐备,何必要一个山野村夫?”

这是在试探刘允的诚意。刘允早有准备:“先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中原,兵强马壮。江东孙权,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在下虽占荆州,但根基尚浅,若无顶尖谋士相助,恐难与这两家抗衡。更重要的是,在下不仅要保住荆州,还要完成匡扶汉室的大业。这样的重任,非有先生这样的大才不可。”诸葛亮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但脸上依然平静:“将军志向确实远大。不过,天下英雄并起,各据一方,将军凭什么认为自己能够成功?”

这个问题很尖锐,但刘允早就想好了答案:“先生,在下虽然才疏学浅,但有三点自信。第一,在下出身微末,深知民间疾苦,所行之政,皆以百姓为先。第二,在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愿与天下贤才共享富贵。第三,在下虽不才,但有一颗赤诚之心,愿为汉室社稷,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在场的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刘允的真诚。

诸葛亮放下茶杯,看着刘允的眼睛,沉默了片刻。

“将军既然如此诚意,那亮就斗胆问一句:如果亮出山相助,将军打算如何对待荆州的士族?”刘允知道这是关键问题,想了想说:“先生,在下的态度很明确。对于愿意接受新政,与民休息的士族,在下欢迎他们继续留在荆州,为百姓服务。但对于那些只知道剥削百姓,损害荆州利益的蛀虫,在下绝不姑息。”

“如果这样做会得罪很多人怎么办?”

“得罪便得罪了。”刘允毫不犹豫地回答,“在下宁可得罪一小撮既得利益者,也不愿看到千万百姓受苦。这是在下的底线,绝不会改变。”

诸葛亮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显然对刘允的回答很满意。

“既然如此,那亮再问最后一个问题。”诸葛亮站起身,负手而立,“将军可知,当今天下大势如何?终于到了最关键的环节!刘允也站起身,恭敬地说:“还请先生指教。”

诸葛亮微微一笑,走到院中央,指着远方说道:“将军请看,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汉末以来,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并起,已分裂百年。如今曹操占据北方,孙权据守江东,刘璋割据益州,马超、韩遂各自为政,天下四分五裂。但这种局面不会持续太久,最终必然要统一。”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依亮之见,当今能够统一天下者,必有三个条件:其一,要有仁德,能得民心;其二,要有贤才,能善用人;其三,要有根基,能立足一方。曹操虽强,但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不正则言不顺。孙权虽据江东,但偏安一隅,难成大业。唯有将军,既有仁德之名,又有用人之能,若能再得一处根基稳固之地,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允听得热血沸腾,但依然保持冷静,继续听诸葛亮分析。

“将军现在虽据荆州,但荆州四战之地,不易久守。依亮之见,将军应该以荆州为跳板,西取益州,建立根据地。然后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内政修明,外交得当。等到天下有变,再兵分两路,一路出秦川,一路出荆襄,直取中原,恢复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