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刘允致信曹操,天下大势的棋局!
毛瑜带着刘允的条件和亲笔书信,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了官渡前线。
当他将书信呈给曹操时,曹操的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拆开信封,一目十行地阅读着。
信中,刘允语气平和,不卑不亢,但字字珠玑,句句都直指要害。
“孟德兄鉴:
自徐州一别,岁月匆匆,未曾想再见已是刀兵相向。此非允之所愿,实乃夏侯将军不察,擅入淮南,允亦不过自保耳。
孟德兄乃当世人杰,雄才大略,匡扶汉室之心,天下共知。然允以为,当前天下大势,并非你我之争,而是你我与袁绍之争!
袁本初挟四州之地,拥百万雄师,虎视中原,其志不在小。孟德兄与袁绍决战于官渡,此乃决定天下归属之关键一役。胜则一统北方,败则万劫不复。此中利害,孟德兄心知肚明。
今允于淮南,兵精粮足,士气正盛。若此时北上,直插许都,孟德兄以为,战局将何如?届时,孟德兄将腹背受敌,恐难挽回。
故允以为,你我之间,当化干戈为玉帛,共同讨伐国贼。允愿与孟德兄划淮为界,互不侵犯。允于淮南,厉兵秣马,待孟德兄平定北方,你我再图天下大计。
届时,允可为孟德兄牵制江东孙策,使孟德兄无后顾之忧。更可待时机成熟,从侧翼出兵,与孟德兄合击袁绍,加速天下统一进程。
此举,于孟德兄,利远大于弊。既可安然取回夏侯将军,又可解后顾之忧,更可得一强大盟友,共谋大业。
至于淮南之地,不过区区一隅,待天下平定,你我再论。
望孟德兄三思。
刘允字星火,拜上。”
看完这封信,曹操的脸色变幻莫测,额头青筋暴跳。他猛地将竹简拍在案几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狂妄!此子当真狂妄!”
他怒声咆哮,帐内众谋士和将领皆是噤若寒蝉。
郭嘉缓缓上前,拱手道:“主公息怒。刘允此信虽语气强硬,然句句皆是肺腑之言,亦是当下最符合主公利益之策啊!”
“奉孝,你何出此言?!”曹操怒视着郭嘉。
郭嘉不慌不忙地解释道:“主公,如今官渡战事胶着,我军粮草日渐匮乏,士卒疲惫。袁绍虽屡战屡败,但其兵力雄厚,根基深厚,短期内实难将其击败。”
“而刘允,刚刚大破夏侯将军,士气正盛。若其趁势北上,攻我兖州,与袁绍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我军危矣!届时,主公将面临腹背受敌的绝境!”
“刘允虽有威胁之意,然亦提出了解决之道。划淮为界,互不侵犯。此举看似割让土地,实则为我军赢得了宝贵的战略缓冲期!”
郭嘉指着地图:“如今,我军全力应对袁绍,已是捉襟见肘。若能与刘允达成协议,让他牵制江东孙策,甚至未来能从侧翼帮助我们攻打袁绍,那将是天大的好事啊!”
荀或也上前一步,躬身道:“奉孝所言甚是。主公,刘允此人,有枭雄之姿,其手下将领亦皆是当世虎将。更重要的是,他所言的“玄甲军’,战力非凡,若与之交恶,恐后患无穷。”
“而且,”荀或语气一转,“主公请看,刘允信中提到“待天下平定,你我再论淮南之地’。此言,并非全然没有转圜余地啊。”
曹操闻言,目光闪烁。他当然明白刘允的意思。现在刘允是弱势,所以要求划淮为界。但等到曹操解决了袁绍,实力暴涨之后,再来收回淮南,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刘允这是在用眼前最大的利益,诱惑曹操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曹操缓缓闭上眼睛,他知道,刘允的这封信,不仅仅是一封求和信,更是一封摆在自己面前的阳谋!他不得不承认,刘允的分析,精准地切中了他目前的困境和未来的战略方向。
与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