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 第282章 洪武见仁宗,朱元璋哭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2章 洪武见仁宗,朱元璋哭了(2 / 6)

力而行,怎么自己倒忘了?”朱英担心道。

刘三吾看着他认真的模样,忍不住笑了:“好,听你的,先歇半日。不过考题得老夫自己定,毕竟要选的是能为大明做事的人,不能只考些死记硬背的东西。”

马车缓缓启动,朱英掀开车帘一角,看着外面渐渐热闹起来的街市,举子们还在三三两两地议论着科举,远处格物院的工坊烟囱里飘出淡淡的青烟。

他侧头看向身旁闭目养神的刘三吾,老人嘴角还带着浅笑。

文华殿。

朱标坐在木案后,案上堆着厚厚一叠奏疏,最上面那本“洪武军校章程草案”的封皮。

马天,冯胜,耿炳文,傅友德,蓝玉等诸将站在案前。

“洪武军校的事,父皇已点头应允,如今便交予你们来办。”朱标目光扫过,“你们自行分分工,不过这主意是舅舅先提的,军校统筹之事,便由舅舅总揽。”

马天上前一步,双手微拱:“臣遵旨。”

“既要办军校,人手是首要之事。”冯胜拱手问,“不知是否需从边军中调派精锐?边军将士久经沙场,无论是做教头还是助理校务,都比京城子弟更懂实战。”

殿内诸将都微微点头,边军的实战经验,确实是京城卫所难以比拟的。

“冯都督这话不妥。”蓝玉立刻皱眉,“边军各有戍边任务,且不少边军归藩王统辖,秦王守西安、燕王镇北平,咱们直接向藩王要人,岂不是平白惹出嫌隙?再者,藩王若不愿放人,咱们是强要还是罢手?这事儿麻烦得很。”

他说话直来直去,句句点在要害上。

耿炳文见状,摊了摊手:“蓝将军这话在理。可若不从边军调人,只从地方卫所和京城子弟里选,这些人毕业后直接派去边军当校官,边军将士浴血多年才熬到的职位,凭什么让刚毕业的毛头小子来当?这对边军将士不公平,怕还会惹出军心浮动。”

朱标坐在案后,缓缓点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既不能动藩王的边军,又不能失了公平,这事儿得想个周全法子。”

“依臣之见,边军不必调人来京常驻,可让他们分批来军校学习,每批选百人,学满再回原驻地,既不耽误戍边,又能让边军将士接触新战法、新火器。至于军校毕业生,也不能一毕业就授校官带兵,可先让他们跟着边军老将当参谋,熟悉军中事务,半年后再根据表现定职。”马天缓缓道。

朱标眼中闪过赞许:“舅舅这法子周全,你们便按这个思路,拟一份详细的奏折,把分批学习的时间、毕业生的任职流程都写清楚。”

诸将齐齐抱拳:“臣等遵旨!”

朱标摆了摆手,看着他们转身退下。

冯胜与耿炳文从文华殿出来,并肩走在御道上。

“宋国公看,第一批边军学员,是不是该优先选有守城经验的?”耿炳文问。

冯胜点了点头,抬眼看到前方御道拐角处走来一人,是朱允效。

冯胜与耿炳文对视一眼,连忙收住话头,侧身抱拳躬身:“拜见殿下。”

朱允坟快步上前,伸手虚扶,笑道:“快免礼,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

他转头看向旁边的回廊,抬步走了过去。

冯胜与耿炳文紧随其后,刻意落后半步,保持着臣子的分寸。

回廊里静悄悄的,朱允蚊扶着栏杆,问:“方才在文华殿,二位将军可是在议洪武军校的事?”“是,殿下。陛下已应允办校,方才正与诸位商议人手调配的事,军校定是要办的。”冯胜回答。朱允蚊眉头微微蹙起:“要办也行,只是军校里,我们的人不能少。”

“殿下放心,我与宋国公都是军校主办之人,届时自会在教头、学官里安插咱们的人。只是按太子殿下的意思,国舅爷依旧总揽统筹,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耿炳文道。

朱允坟轻轻摊手,无奈道:“谁让国舅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