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 第281章 马天:朱元璋的时代过去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1章 马天:朱元璋的时代过去了(2 / 4)

三年前驸马案爆发,李善长等淮西勋贵接连被诛,朝堂上的公侯折损了大半,剩下的老将们皆是惊弓之鸟,往日里的锐气减了大半,行事越发谨慎。

他走到殿中,对着朱标略一躬身:“殿下,臣思来想去,打算设一所军校,专门培养未来的军中将才。“军校?”朱标眉梢微挑。

马天沉吟了下,解释道:“寻常军中将领,多是靠父辈荫蔽或是战场拼杀出身,懂些上阵搏杀的本事,却未必通兵法谋略、战场调度;遇上新式火器,都不太会用,更别提根据火器特性排兵布阵。这军校,便是要请军中老将讲实战经验,请格物院的工匠讲火器原理,请将军们讲兵法策论,让那些年轻校尉、军中小吏系统学习,三载结业后再派往各军任职,如此才能培养出真正能扛事的将才。”

朱标眉头渐渐蹙起,陷入了沉思。

办军校牵扯甚广,既要抽调人手,又要拨银粮,还得协调军中与格物院的关系,绝非小事。一旁的冯胜斟酌道:“国公爷的心思是好的,可依老夫看,似乎不必如此费事。如今大明四海升平,漠北的也速迭儿每年都来朝贡,西域的商队也走得安稳,这几年边境连小冲突都少见;军中虽有年轻校尉经验浅些,可咱们这些老将还在,平日里带着他们练练兵、讲讲战场旧事,也能把本事传下去,何苦劳师动众办什么军校?”

耿炳文立刻点头附和:“冯都督说得在理。老夫麾下的几个副将,都是从亲兵一步步熬出来的,虽没读过多少兵书,可上阵杀敌从不含糊。再说,军校培养出来的人,若只会纸上谈兵,到了战场上怕是要误事,倒不如让他们在军营里实打实历练。”

“两位都督只看到眼前的太平,却没瞧见暗处的危机。漠北的也速迭儿,表面上对大明恭恭敬敬,可暗地里已吞了漠北十几个部落,连辽东的女真都与他结了盟,上个月锦衣卫还传回消息,瓦剌部的使者已去了撒马尔罕。他这是在攒实力,等将来羽翼丰满,未必不会反。”马天分析了下,继续道,

“还有西域的帖木儿,年初刚灭了波斯,前些日子又打垮了金帐汗国,如今西域大半地盘都在他手里。此人虽年年给陛下送贡品,却在部落里称“世界共主’,还在撒马尔罕囤积火器、操练兵马,他迟早要对大明动手。”

“如今咱们这些老将还在,能镇得住场面,可十年后、二十年后呢?咱们老了,军中再无能扛大旗的将才,届时漠北、西域的乱兵打过来,大明拿什么去挡?办军校,不是为了眼下,是为了十年后的大明,为了让咱们的兵,永远有能打仗、会打仗的将领。”

殿内一时静了下来。

朱标抬眼看向马天,点头:“舅舅说得对,大明不能只图眼前安稳。如今朝堂上推格物、兴新政,军中也该有新法子,这军校,确实该办。”

冯胜与耿炳文对视一眼,也收起了方才的疑虑。

他们虽是老将,却也明白“居安思危”的道理,马天说的危机并非虚言,若真等战事起了再筹谋将才,便是悔之晚矣。

冯胜拱手道:“殿下说得是,是臣目光短浅了。国公爷要办军校,老夫愿将麾下的老将派去授课,把这些年的战场经验都传下去。”

“臣也愿出力。”耿炳文跟着躬身。

马天见三人达成共识,心中松了口气:“有两位都督相助,这军校之事便好办多了。回头臣拟一份具体的章程,列明校舍修建、师资调配、学员选拔的法子,再呈给殿下过目。”

朱标点头:“好,此事就交由舅舅牵头,所需银粮、人手,只管跟孤提,大明现在可富裕多了。”翌日,玄武湖大营。

雾霭中隐约传来军营的号角声,绵长而雄浑,马天陪着朱元璋从营门步入。

“陛下,今儿让你瞧瞧咱神机营的新本事,保准让你开眼。”马天笑道。

朱元璋哼了一声:“咱从濠州起兵,打陈友谅、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