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再遇到坏人怎么办?济安堂有马叔在,还有锦衣卫,肯定能保护你!”朱允通抬头道。
马天看向戴清婉,眼神里满是顾虑:“允通说得有道理,可咱们毕竞还没成亲,你住去济安堂,难免会有人说闲话。要不你这段时间先别来济安堂了,待在家里,戴府那边也有护卫,安全多了。”他既担心她的安危,又怕委屈了她的名声,语气里满是纠结。
戴清婉垂着眼,沉默了片刻,抬头,抿了抿嘴说:“我住济安堂。”
她知道马天是为她着想,可比起闲言碎语,她更怕自己成为马天的软肋,也更想待在能让他安心的地方朱英立刻附和:“这样才对!济安堂周围早就安排了锦衣卫暗哨,比戴府还安全,而且马叔也能随时照应你,一举两得。”
他说着,还冲马天眨了眨眼,示意他别再犹豫。
马天缓缓点了点头。
他摊了摊手,脸上露出几分无奈的笑意:“行,那我明天得去趟戴府,跟戴老说说这事。哎,我这算是拐了他的宝贝孙女,你说他会不会拿着拐杖揍我?”
戴清婉轻轻瞪了马天一眼,嗔道:“别胡说!我爷爷才没那么顽固。”
翌日,格物院。
火器院,铁架上挂着各种短火枪。
朱英刚下早朝,急匆匆赶来,进门看到马天和朱棣已经在了。
“马叔、燕王殿下,你们倒是来得早。”朱英快步走过去,“马叔,你该不会是专门来要短火枪的吧?”
马天点头:“昨晚你用火枪解决了刺客,我想着给清婉和允頫各备一把。清婉身子弱,允通年纪小,有这东西在身边,我心里能踏实些。”
“刺客?”一旁的朱棣大惊,“你们昨晚遭遇刺客了?”
马天简单把昨晚去太白楼途中遇刺、朱英及时赶到救人的事说了一遍。
朱棣听完,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天子脚下刺杀,背后肯定有人指使。舅舅,这可不是儿戏,必须彻查到底,不然以后还会有麻烦。”
朱英摆了摆手:“我待会儿锦衣卫审案,让蒋囐查一查。”
朱棣眸光锐利,扫过两人:“你们心里就没有一点猜测?敢对国舅动手,又选在这个时候,不巧吗?”“这些年我在朝堂上、军营里得罪的人不少,贪官、勋贵里都有跟我不对付的,还真不好说是谁。”马天摊手。
“但你是国舅,更是明年北征的主将。”朱棣沉声道,“这时候对你动手,打乱北征部署的可能性最大。我看,八成是探马军司干的。”
朱英摇了摇头:“我昨晚崩了一个刺客,看他的衣着和口音。”
朱棣眉头皱得更紧,抬头话锋一转:“这事你们没禀报父皇吗?这么大的事,该让父皇知道,也好让禁军和锦衣卫多上心。”
马天摇了摇头:“还没,待会儿去坤宁宫再跟他说。”
朱棣一听,当即站起身:“正好,我也有事要去坤宁宫跟父皇禀报,咱们一起走。”
朱英见状,忍不住笑了:“巧了,我也得去坤宁宫一趟。”
坤宁宫。
马皇后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里捧着本书,看得入了神。
朱元璋坐在不远处的太师椅上,手里端着杯温茶,已经跟她搭了三次话,她都没应声。
“咱说,御膳房新做了枣泥糕,你要不要尝一块?”朱元璋又开口。
见马皇后还是没反应,他小声嘀咕:“回头咱也去格物院找本西洋话本看看。”
马皇后嫌他吵,捧着书走向后殿了。
朱元璋无语白眼,他想起前阵子朱英跟他说过的“大乾王朝”故事,还挺想知道那王朝后续的故事。这时,朱英和朱棣并肩走了进来。
朱元璋摆起身招手:“来得正好,咱正有事找你,朱英,上次说的大乾王朝,还没说完吧?”“父皇,昨夜舅舅和朱英遇刺了。”朱棣插话。
“什么?”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