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 第131章 大明最强嘴炮登场,老朱都得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1章 大明最强嘴炮登场,老朱都得避(3 / 4)

里,早就是根刺了。但他毕竞是名满天下的大儒,不能轻易动。现在你去选士子,若是把戴良也列在征召名单里呢?”吕本脑中瞬间闪过一道光:“老相国是说,让戴良来挡枪?”

“挡枪谈不上。”李善长笑了笑,“你只需把他的名字高高挂在榜首,派最体面的使者去请。他若肯来,你便得了收服大儒的美名,陛下也得了“礼贤下士’的名声;他若不肯来,便是再次抗旨,到时候陛下要拿他立威,江南士子只会怪他不识抬举,与你吕本何干?”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更重要的是,戴良在江南士林中素有“清高’之名,你把他抬出来,那些骂你的士绅就会分一部分火力去议论戴良的“晚节’。选才时的那些猫腻,不就被盖住了吗?”“老相国高见!”吕本深深一拜,“下官这就去准备,定要让戴先生的名字,出现在首批征召名单的最前头!”

李善长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模样,嘴角勾起一抹难以捉摸的笑。

半月后,城门口。

挤满了文人士子,棉袍下的儒巾被寒风掀起角,露出一张张兴奋又紧张的脸。

他们攥着诗稿,踮脚望着城外官道。

今日是戴良先生进京的日子,这位曾经连陛下征召都敢拒绝的文坛泰斗,竟破天荒奉诏,消息早像野火般烧遍了应天的大街小巷。

但是,他没有接受官府安排的马车,而是自己进京。

“来了!快看那是不是戴先生的车!”不知谁喊了一声。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压抑的骚动。

只见官道尽头扬起一阵烟尘,并非官府常见的青呢大轿,而是一辆单匹瘦马拉着的板车,车栏上搭着块洗得发白的粗布帘。

板车停在吊桥前,车帘被掀开。

众人望去,皆倒吸一口凉气。

车上下来的老者身着打补丁的粗布衣,足蹬麻鞋,霜白的须发在风中散乱,面色枯槁如深秋落叶,唯有一双眼睛深陷在眼窝里,瞳孔黑得发亮,像两簇燃烧的炭火,透着一股近乎偏执的愤懑。

“戴公!”

“先生真乃我辈楷模!”

人群中爆发出整齐的呼喊,数百名士子迎了上去。

有胆大的举着抄录的《九灵山房集》选段,书页被风吹得哗啦啦响。

“学生曾于苏州书肆见过先生手迹,今日得见真容,死而无憾!”

“先生旅途劳顿,且饮此杯驱寒!”

戴良站在马车前,目光扫过,眼神却冷得像桥下的护城河。

他既没扶起任何人,也没接那酒壶,只是微微颔首,道:

“诸位请起,老夫不过一介布衣,当不起这等大礼。”

“老夫此次进京,非为功名,只为正君道明臣职。三日后早朝,老夫自会面君。在此之前,请勿扰。”说罢,竟不再看任何人,转身上了板车,那瘦马似乎也感受到主人的情绪,低嘶一声,径直进了城门。人群僵在原地,望着那辆陋车消失在街角,半晌才有人回过神来,喃喃道:“先生风骨,真乃今世陶渊明也!”

戴良并未住进吕本早已备好的驿馆上房,反而选了城南最简陋的一处驿站,闭门谢客。

整个应天府都在等待,等待这位清高大儒在金銮殿上,究竟会落下怎样一枚棋子。

马天和朱棣立在那驿站外。

“听说这戴老是个嘴炮?”马天问。

朱棣没听过“嘴炮”,但猜到是什么意思,点头:“很能骂!而且这次,他估计是冲着舅舅你和父皇来的。”

马天瞪大眼睛:“卧槽!他所说的“明臣职’,那个臣指的是我?”

“锦衣卫情报,吕公之死传到江南,戴老痛骂你一夜!”朱棣笑道,“以前父皇征召他,他都躲山里去了,这回如此痛快,我猜肯定憋着气呢。”

马天拧了拧眉。

有完没完啊?又冲我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