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朕和司南伯林相商议,开辟西南地区山林,在西南地区修建官道,将山路开通,此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嘉靖看着范闲,轻声说道。
“陛下的意思是…想让微臣去西南地区负责开山修路?”范闲神色微惊,现在这种生产力下,开山修路可不是件容易事。
嘉靖看出范闲心思,明白这是个苦差事,朗声继续说道:“如今不论是国库还是内库,每年收益已经到了极限,最近几年都没有增加新收入。
朕思来想去,前段时间让人在京都成立丹枢院,炼制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售卖,最近看来营收可观。只是炼制丹药需要大量珍稀药材,以往药材都是西南山地的药农进山采药,要是开辟出进入西南山地的官道,就能在西南山地开辟药田。
大量稻农可以转化为药农,种植丹枢院需要的各类药材。
如此一来,稻农改种收益更高的药草变为药农,既解决了西南山地稻农种粮收益低,又解决了丹枢院缺少大量珍贵药材的问题。”
“改稻为药??”范闲念头涌动,这四个字脱口而出。
他太熟悉不过,陛下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前世自己在影视作品看到过,不过影视作品里描述的是改稻为桑的事情。
范闲没想到,自己以前在影视剧里看过的桥段,竟然被自己在现实中遇到了。
事情最吊诡的还在于,当时影视剧描写的就是明朝嘉靖时期的事情,现在让自己办这件事的人,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嘉靖皇帝。
“陛下按道理来说,这件事可行。”范闲思索片刻,言语中赞同嘉靖和林相,自己老爹的想法。他在前世,生产力极大进步的工业社会看到过,一些山地没有平原,农民种植粮食的收益太低,当地会引导山民种植高附加值作物,药材就是其中一项。
不得不说,这种做法的确能提高山民收益,可是前提在于,后世处于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不要太多农民种粮食。
很多时候可以在全球进口粮食,这些不适宜种植粮食的地区,就可以因地制宜,种植适合当地气候的高价值经济作物。
外加上工业化进步,让基础建设公路交通网络增加,长途冷链运输能力提高,让将全国各地的优势产业进行互补,山民们种植经济作物,不用担心没有销路。
可哪怕是在后世这种高度工业化社会,山民种植高价值作物,有时候遇到市场变化,或者自然灾害,经济作物都有可能滞销,最后烂在地里,依靠卖茶小妹救救爷爷。
后世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经常会让当地官员亲自下场助农促销,或是采买当地农产品,提高农民销路。
不得不说这是个办法,范闲深知这个办法有一定成效,可是现在身处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改稻为药”弄不好,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为“改稻为桑”一样的祸事。
心里有这个顾虑,他虽然赞同嘉靖的做法,还是出声说道:“陛下,臣以为这件事可以做,但在实际操作上,还需要政令层层传达,最终导致变样。
原本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要是政策走样,难免会成为害国害民的祸事。”
“听你这意思,你对这个事情有其他看法?”嘉靖目光瞥向范闲,笑着询问。
“臣不敢欺瞒陛下,臣以为这件事可以做,但有几点隐忧。”范闲深吸一口气,拱手说道:“改稻为药,恐怕会导致粮价波动,西南山地虽非产粮重地,但若是数十万农户同时改种药材,势必会导致当地粮食产量减少,要是遇到灾年,恐引发粮价飞涨,反伤民生。”
嘉靖微微颔首,目光注视范闲,说道:“说的不错,接着说。”
见到嘉靖没有反对,范闲心头安定,继续侃侃而谈:
“臣最忧虑的地方还在于,当地官吏借此机会盘剥百姓,要是朝廷强令农户改种药材,某些蠹吏可能会借着丈量田亩,评定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