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是小孩子的脾气,如今在这院子里都闹腾开了。"太皇太后手里捧着一卷书,声音有些无奈。太后看着皇额娘,掩唇微微笑了一下:“皇额娘听着也高兴吧,倘若当真嫌闹腾,已经叫人带着那几个孩子去小花园玩去了。”深宫寂寞,即便太皇太后和太后已经是这深宫之中顶端的人了,也很少听见笑闹的声音。她们倒是能叫戏班子和女先儿进来,可听一两回也就罢了,多了也腻歪。
亦晴虽然说养在慈宁宫之中,但这个孩子一直都有些安静,很少像今天这样高兴地叫闹出来。传来的声音虽多数是保成和埃尔赫安珠的,但也有一两声是亦晴的。
偶尔听一听孩子们笑闹的声音,太后觉得心情都好了起来,太皇太后不答,也只是一笑。
胤初从乾清宫来的时候就已经是申时初了,在慈宁宫中又是闹了一阵子,又是换衣裳洗漱,现在玩了还不到半个时辰太阳就已经西斜了。等康熙将自己面前案几的折子都处理完后,准备和胤初来一场父子之间的温情互动后,才发现儿子已经在一个时辰前去慈宁宫了。眼看着都已经傍晚了,保成还没有回来,康熙就明白了肯定是他不愿回来了。保成年纪虽然还小,甚至有时候说话都说不清楚,但康熙已经发现了这个儿子很是有主张。
平常像这个年纪的小孩子,即便是额娘在的,和奶嬷嬷一般也较为亲近。更别提额娘不在的孩子,应当更为依赖奶嬷嬷才对。而保成虽然依赖奶嬷嬷,可他决定的事情奶嬷嬷是一个字也劝不动的。比如现在这个情况,康熙就笃定定然是保成不愿意回来,而非奶嬷嬷没有劝说。
这样想着,康熙就准备去慈宁宫中将这个小子揪回来了。虽然保成在慈宁宫之中过夜也不是不行,但这样没有提前说的事情康熙是不允的。若是保成提前说了,他或许就答应了。
“梁九功,”康熙将手里这本折子放好,看向梁九功,“摆驾慈宁宫。”梁九功应了一声就下去吩咐了,等了片刻后康熙从椅子上起身走向了慈宁宫。
慈宁宫并不在后宫之后,离乾清宫也不算远,毕竞皇上每日里都要去慈宁宫请安,离得远了也不方便。
今日天色正好,康熙也就不要御辇,而是慢慢悠悠地走过去。昏黄的光洒在屋顶的瓦片上,折射出了更为耀眼的光芒。傍晚的紫禁城也是极为别致的景色,康熙漫步过去心情很是祥和。从吴三桂那起逆贼反了开始,他就很少有这样闲暇的时候了,总是在担心前线的战事。现在三藩之乱快要平息了,吴三桂耿精忠也没有什么反手之力了,现在不过是做困兽之斗罢了。
从乾清宫到慈宁宫距离不远,康熙心心情颇好地走到了乾清宫外面的时候就听到了里面传来的孩子们嬉笑的声音。这声音中带着天真的欢乐,让康熙眼中笑意更甚,停在了原地。
梁九功有些不解地看了一眼皇上,随即垂眸看着前方。耳边传来了太子和大公主的笑声,还有个不大熟悉的小女孩的声音,应当是三公主的。驻足了片刻后,康熙才又抬脚进去,他心情愉悦进去想要进去打断孩子们的笑闹将保成带回去。
天色都要暗下去了,还是早些带着回去睡觉为好,小孩子的觉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然规律不能随意打破。
此时的康熙并不觉得将保成带回去会是一个多么困难的难题,毕竟能有多难呢?保成虽然在奶嬷嬷们的面前很有主见,但待他这个汗阿玛素来都很是听话的。
只要他开口了,保成就没有不听的,这次难道会有什么不同吗?以上是康熙在看到胤初哭泣之前的想法,现在他站在慈宁宫的庭院之中,呆愣地看着面前这个正在哭泣的三头身小孩子。“呜鸣鸣呜,我,鸣鸣呜鸣,要,呜鸣鸣在,这里……”胤初一边哭,一边强调着自己的诉求,他要在这里和大姐姐一起睡。刚刚玩游戏的时候胤初很开心,也勉强原谅了抢大姐姐的埃尔赫安珠,和将他抛在脑后的大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