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三章(2 / 4)

衣衫不整,鬓发缭乱,面上犹带睡意。与寻常山匪的凶悍模样大相径庭,她面容清娟秀气,身形单薄,看起来倒像是一位文士。谢廷玉抬眸扫了几眼,“我还以为这是位秀才娘子。”崔元瑛挠挠头,“啊?我问了好几个俘虏才找到她的寝房。“她一把揪住那人后领,“你就是沈妤吧?”

“啊,我是。“沈妤扭头瞥向崔元瑛,“你放开我吧。既已束手就擒,何必这般粗鲁?大周将士便是如此对待俘虏的?“她又摇摇头,“常言道仁义之师,你们也不过如此。”

“你!"崔元瑛气得猛推一把,沈妤顿时如风中蒲柳般踉跄倒地。崔元瑛又疑惑地挠挠头,“嗯?你怎么这么弱?”沈妤面无改色地从地上爬起来,掸掉衣衫上的灰尘,“我又不习武,自然比不得你们这些将门虎女。“她朝谢廷玉端正一揖,“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我那愚姐麾下尽是些莽人蠢材,我早就料到有这么一天。早死晚死都得死,你对我痛快止匕〃

谢廷玉忍不住笑出声。她起身绕着沈妤踱了三圈,“我大周向来厚待识时务之人。"说着朝身后使了个眼色,“今夜收获颇丰,回营。”此战除却伤亡的山匪,谢廷玉部共俘获八千余人,踏着星月满载而归。将至破晓时分,谢廷玉在马上远远望见营门处立着个修长身影。她策马近前,翻身下马,“袁公子,怎的这般早?”袁缚雪将谢廷玉细细打量一番,见她安然无恙,悬了一夜的心这才放下。他坦言道:“见你未归,怕有伤员需及时救治,特在此候着。”从谢廷玉过去的那刹,崔元瑛就瞪圆了眼睛直勾勾盯着他们交谈,故意打马凑近,顶着那二人疑惑的眼神转了两圈,又佯装无事地溜走,躲在暗处偷偷观望。

谢廷玉摇头,“我无事,多谢关心。袁公子,你快些回去歇息吧。”袁缚雪盯着眼前这人,纵使彻夜征战,也依然面上毫无任何倦色,眸中清亮如星。晨光熹微中,她逆光而立,轮廓镀着一层金边。他唇瓣几度开合,最后只道,“那你也好好休息。”崔元瑛眸光幽幽地看着袁缚雪,谢廷玉各自离去的背影,咂摸出些许别样味道。

谢廷玉回到营帐内,喊人打来一盆水净面。恰在此时,帐外亲卫高声禀报:“启禀谢骑尉,有书信三封。”谢廷玉用帕子将手上的水珠抹干净,接过这几封书信。这些书信皆将信笺折叠后,以细绳捆扎,在绳结处滴上蜂蜡,再以印章按压。

谢廷玉细细抚摸印章按压处,其平整贴合,并没有人为打开的痕迹。她拿出随身携带的一把小刀,将刀刃插入信封与蜡封的缝隙处,轻轻一挑,就能在不损坏信件的情况下,将其打开。

她先是展开第一封书信,蜡封上印着陈郡谢氏的家徽。是谢父的书信,里头尽是询问身体健康之类,字里行间皆是父亲对女儿的贴心叮嘱。第二封书信出自宫中,蜡封上压着后宫贵君专用的凤纹宫印。是谢鹤澜的家书,内容与谢父那封如出一辙,尽是叮嘱保重之语。第三封书信却有些特别。火漆上印着并蒂莲纹,其上的纹路精致,看起来倒像是私人专属所用的印章。

谢廷玉缓缓展开信笺。不同于前两封的匆匆一瞥,此次她字字逐读。信笺上的笔迹苍劲,清峻疏朗,一笔一捺尽显那人的风姿,字和他一样美丽。

(谢廷玉亲启】

谢廷玉的目光在这五个字上反复流连,不知为何,她总觉得姬怜提笔时,想写的或许并非她的名讳。

【近日宫中为避暑,小厨房特制了绿豆沙,又将杨梅汁盛于玉壶,以冰砖垫底镇着。这般饮来,既不伤齿,也不闹腹痛。饮罢忽想起你正征战在外,可受得住这暑气?恨不能立时将这些消暑之物送至你跟前。只可惜山高路远,纵使快马加鞭,送到时也早酸腐了。只得作罢。)【另闻将士在外多以粟米饼、咸肉脯果腹。忆及昔日,同与你在山庄小住时,见你用膳总要挑三拣四,你总嫌这个太干,那个太咸,不知如今可还挑嘴?紧接着话锋一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