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怎么样?”
郝嫂子:“……”
许家闺女不就犯了点事吗,怎么还要去农场改造?
算了,她还是写张欠条把债还了吧,这种闹腾作妖的媳妇可要不起。
五分钟后,许家大哥拿着欠条恍恍惚惚走出胡同,忽然伸手给了自己一巴掌,这张臭嘴,胡说八道什么破话,这下好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白跑一趟了!
*
许家大哥垂头丧气回了钢铁厂家属院。
江城老街上的石板路,历经百年的风霜雪雨,打磨的光滑平整,护城河绕街而过,路边栽种的柳树枝随风飘摇。
姜向东在玻璃厂当采购员,去省城大厂学习了几天,今天下午三点的火车回江城。
姜国柱为了大儿子能吃上一口热饭,勤勤恳恳踩了十来分钟的自行车,到副食品店去买不要票的带鱼。
姜国柱买了鱼回来,姜云窈帮林秀兰清理鱼鳞,姜向南在边上乱窜,姜云窈掏出两毛钱,让他自己去买喜欢的东西。
臭小子买了两本小人书跟一把木头雕,缀红布条儿的木头枪,小人书两毛钱一本,木头枪姜向南早就想要一把了,抱在手里美到不行。
下午两点半,姜向东穿着玻璃厂的工装,一米七多的个子,白色衬衫收腰勒进蓝色长裤,眉宇间带着一股姜家人特有的英气,脚下踩着一辆漆亮三八大杠,英姿勃勃回了家。
当哥的一踏进院子就瞧见,姜云窈坐在搬来的藤编椅子上,吃洗好的紫葡萄,捻了一颗送进嘴里,再翻两下手里的小人书,悠闲又自得,跟身边土耗子一般来回乱窜的姜向形成鲜明对比。
“大哥回来了!”
“大哥?”
姜向东腰高腿长,三两步就推着自行车走了过来。
姜云窈回神,发现她哥正经打扮起来还挺俊朗的,赶紧上前要帮姜向东拿背包,被姜向东躲了过去。
“瘦胳膊瘦腿的,哥这个包沉得很,别压着你。”
妹妹不能当苦力,姜向东使唤起老弟来可是毫不留情。
姜向南给大哥当完苦力,回屋了一趟,没一会儿就满院子乱窜,一边窜一边扯着嗓子嗷嗷。
“姐,我刚买的红缨枪不见了,你见我枪了没?”
“没瞧见。”
姜云窈轻描淡写回了句,又揪了颗葡萄吃了,拿手帕揩揩手。
这臭小子从小就爱丢三落四,不好好收拾收拾真不长记性。
往后一星期都是热辣辣的艳阳天,街道办还在孜孜不倦上门动员下乡。
林秀兰给闺女安排了相亲,纺织厂也传来好消息,说是广播站要招广播员,不过这广播员的工作也不是随便谁都能做的,要想当广播员,首先学历上也要有要求的,至少要高中毕业,还要讲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发音要优美,嗓音要圆润,如果还是个有文采的顾盼生辉的美人儿,那就最好不过了。
这些条件,姜云窈完美符合,林秀兰立马给闺女报了名,第二天,外头热浪滚滚,姜云窈去了趟纺织厂,打探完消息,一路走着回家,因着天热,雪白粉嫩的脸蛋上晒的红红的,冰肌玉骨,雪肤花貌,大街上好多年轻小伙子都偷偷往这边看。
不过,姜云窈可没那心思往四周瞅,她迈着步子急匆匆地就想赶紧到家,喝上一杯凉凉的酸梅汁解解暑。
幸好姜家住的幸福里胡同离纺织厂不远,姜云窈在路上走了十来分钟,拐过几条偏僻的小巷,就看见了自家住的砖红色四方院子。
这会儿正是下班的点儿,幸福里胡同里家家户户都在做午饭,这年头,幸福里胡同里大多数邻居都是共用厨房的,姜云窈背着挎包往家走,边走边跟在巷子里炒饭洗菜的阿婆大姐们打招呼。
“陈阿婆好。”
“肖婶子好。”
“好,好。”
正打着招呼呢,肉联厂董会计家的董嫂子拎着一篮子白里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