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九章(3 / 4)

父的还能对侄儿小气不成?只是总该让我见见,认了人再给吧。”说真的,对这个极有可能是扶苏的兄长长子,嬴成蟜是好奇很久了。嬴政用手虚点着他,笑骂道:“你这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小竖子。“然后又对身边宫人道,“去侧殿接芈夫人与扶苏过来。一路上遮着些阳,别过了暑气。嬴成蟜心中咯噔一下,忍住了想要叹气的冲动,这个孩子果然是扶苏。昌平君的外孙,真是有够麻烦的。

而且芈夫人与扶苏居然直接住在了章台宫的侧殿,是初为人父,象征着成人长大的皇帝疼长子心态使然,还是说他哥认为后宫也不再安全了。不过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扶苏还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儿子,时间还早,他来得及拨动命运丝线。

嬴政觉察到了弟弟的异样,递出个询问的眼神。赢成蟜当然不会说出心中所想,只是促狭一笑,道:“我听兄长言语,我那大侄儿叫扶苏对吧一一”

嬴成蟜尾音上扬,眼神揶揄,任谁看了都知道他没憋好屁。但嬴政却少见的露出三分赧色,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来:“快收了你那浮浪无状的模样。”

嬴成蟜十分听话地应了一个哦,但那愈发上扬的尾音却令赢政大感不妙。他可是领教过自己这个弟弟的嘴能有多气人的。果然,嬴成蟜只是往嘴里塞了两块肉便又故态复萌,用充满了求知欲的眼睛把他望着:“兄长,扶苏之名可是出自《诗经·郑风》?”嬴成蟜特地在郑风二字上加了重音。

扶苏是桑树的雅称,当下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想要织布少不得养蚕缫丝,生产蚕主要食物的桑树便有了经济富足的寓意。而且桑木高大,枝繁叶茂,以此为名也有健康成长,子孙繁衍的美好祈愿。所以用扶苏为名,绝对是他哥一片拳拳爱子之心。只是对于他这种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来说,提起扶苏二字只会第一时间想到《诗经》。

诗歌言事抒情,能够以小见大,所以普通民歌才能被选入风篇,并在时光的洗练下变为经典。

但有道是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在这个交通受限的年代,诗歌也呈现出极强的地域风格。

譬如说周风因为处在核心地区,受周礼浸染,风格典雅平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因此被儒家视为正风。

而卫风多政治讽喻,且因为是商王朝故地,风格多深沉悲慨。至于秦风则因处于诸戎混杂之地,战斗从未止息,所以风格质朴刚健,尚武精神凸出,有边地苍茫之气。

而在这么多国家的诗歌中,郑风绝对是其中最显眼的“泥石流"。因为别的国家都还在搞什么政治讽喻,讥讽贵族荒淫无道,揭露现实黑暗,对外敌重拳出击,唯有郑风在歌颂爱情,而且遣词造句极为直率开放。孔夫子甚至说郑声淫,也就是老夫子心胸宽广,能够求同存异,否则肯定来个一删到底,说不定还要对朗诵者安个传播淫「秽色情读物的罪名。他哥从郑风中选词给儿子命名,实在是一个嬴成蟜两世都想鼓掌吹口哨起哄的操作。

没想到啊,没想到,哥你这个浓眉大眼的也有坠入爱河的时候。“嬴成蟜!"嬴政脸颊飞红,忍无可忍的他直接喊出了赢成蟜的全名。这无疑是极大的言语威胁,但众所周知,被妈妈喊全名与被哥姐喊全名是不同的。

后者在某些时刻非但不能起到瞬间压制的作用,反而会激起逆反心态。诶,这样做哥哥姐姐好像会生大气,那就再贱一下。嬴成蟜现在就是这种状态,面对着濒临破防的赢政,他不仅不收敛,反而更乐了,张口就是吟诵:“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一”这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文便是:“山上有茂盛的桑树,池里有娇美的荷花。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轻狂之人。”嬴成蟜要的就是后一句话,哥,在感情中你的角色究竞是美男子,还是无礼的轻狂之人呢?

嬴政深吸一口气,试图忍住冲动。

自控系统崩坏,忍不住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