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五十章
如果要问秦王政四年(公元前245年)天下最热闹的地方在哪,那一定是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
其原因是被魏王猜疑闲置,终日里饮酒作乐的信陵君突然醒悟,又支楼起来了!
而且还是学他姐夫平原君搞普适性更高,危险性更小的学术交流与辩驳活动,而非高端隐蔽的□□。
学术大家之所以称大,显学之所以称为显学,其学说的正确性与适用性尚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认可的人多。
墨家的许多主张就差指着王权的鼻子骂,跟着你们这些吃肉食的虫豸是无法天下太平,获得安定幸福生活的。
但墨家就是天下显学之一,甚至在一分为三后还能把许多学派吊起来打,为何?极受底层百姓欢迎,门生弟子多而已。所以宣传自己的学说就成了每一个士子学有所成后第一要务。只要把相信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那么名声、钱、地位都会纷至沓来。而宣传是讲究平台的。
国家级电视台广度就是要比县级电视台强,顶刊的影响力能甩出水刊一百零八条街去。
在信陵君成立自己的宣传平台前,天下学术氛围最浓厚的地方无疑是齐国的稷下学宫。
燕昭王筑黄金台,平原君赵胜在封地东武城广聚士子,并邀请邹衍与公孙龙就白马非马这一议题进行辩论,都曾冲击过稷下学宫学术中心的位置。但随着燕昭王与平原君这两个主导者身死,后继者或不重视,或有心无力,终究归于沉寂。
稷下学宫就像过去的上百年那样,静静地矗立在那,看风卷云散。但信陵君这不一样,许多人是真心实意地认为信陵君所组织的文会是能够取代稷下学宫,成为天下新的文化中心。
不是因为如今主持稷下学宫的荀子年岁渐高,身体抱恙,而是因为在信陵君这能获得纸,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纸!
自从纸张这一物事被秦国发明出来,因其轻便、蕴含信息量大的优点迅速被士子们接纳,在早期产能不足时,一度价逾黄金。如今的产能虽然提升了许多,但在秦国官方的控制下,主要还是在秦国贩售,流入它国的少之又少。
因纸而选择入秦士子不说摩肩接踵,也能称得上络绎不绝。而这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入秦后就没再回来。不是人死了,而是被秦王开出的优渥条件给绊住了腿。只要在秦国出仕,就能在购买纸张时享受内部价格,虽然每月购买量根据官阶不同有限额,但价格还不到市场价的十分之一啊!就算不拿来自己著书立说,加点价偷偷往外卖,三年后也够归家买田置产,当个富家翁的了。
然而秦国崇尚严刑峻法,弱民强国,对许多自由散漫,好抨击时政,讽谏君王的士子来说是不折不扣的虎狼地。
对纸张的渴望终究无法战胜惜命的本能,许多士子就像幽灵般徘徊在函谷关外,等待着一些隐秘渠道流出的少量高价纸张。直到去年信陵君组织门客进行学说讨论辩驳,学派、年纪、名声通通不设限,主打一个辩论大舞台,有活你就来,且对优胜者给予大量纸张作为奖励。其数量以道德经五千言算,即便在中间加了自己的注释,也够誉抄三十份。唯一的要求就是选择将获得的纸张用作著书立说后,需要额外用秦隶字写一版,交由秦长安君这个奖品提供者,存入秦国守藏室。可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根本不是要求,反而是变相的奖励。如老子、孔子、墨子等一派宗师,微言大义,弟子门生众多,学说流传不绝者千百年间也就这么几个,而且被时光涤荡,多有散佚不全之处。秦国如今为天下最强之国,被收入秦国的守藏室肯定比自己私人保存更靠谱啊。
光是想想百年之后,人成黄士,而还有人能在秦国守藏室中翻阅到自己的著作,就已经让许多士子激动不已。
立言可是三不朽之一!
所以信陵君的门客们验证过真实性后,很快就闹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