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坏定义,会根据时间和立场而变化的人。
“你可能需要用他们,也可能需要防着他们,甚至是弃置、杀了他们。但无论是哪一个选择,在做决定时都不会轻松。
“你的运气不错,遇到的第一个需要做出选择的人是你的弟弟,他目前做出的行为对你很有利。
“同时你的运气也很坏,你遇到的第一个需要做出选择的人是你的弟弟,而且他目前做出的行为对你很有利。如果你连一个主动对你让步的亲弟弟都安抚不好,那么必将有很多人对你失望。”
嬴政仔细听着华阳太后的话,不仅听进去了,也听明白了。
一个连亲弟弟都收服不了的秦王,是很难获得信任与追随的。
可他对华阳太后的教导也有着不同的看法,他坚定认为知晓蟜这个亲弟弟突然转变态度向他示好的原因很重要,因为这决定着他趁机扩大优势的安全指数。
这是长期处在顺境,与长期处在逆境中的人所积累出的不同生存哲学。
不过他没有对华阳太后讲明,只是姿态恭谨地道谢,表示受教了。
就当他谢过华阳太后,疯狂榨取脑力思索深层原因,以及该如何收服弟弟的时候,华阳太后却又笑道:“政你不必如此紧张,蟜是个极聪明,极懂进退的孩子,总之不会招人讨厌。
“你大父很喜欢他的性子。他既主动退让,你与他相处便不会难。
“外间所谓争夺嫡嗣之论,不过是老妇可憎,联合外朝的那些韩国大臣把蟜给架起来,好从中渔利罢了。
“蟜就是再年少早慧,如今也不到七岁,性子又懒散,如何会去主动争?”
嬴政闻言眨巴了几下大眼睛,听这话音,他这位弟弟着实是招人喜欢啊。
一个在华阳太后口中不会争的人,在实际行动中却能让得恰到好处。既给他卖了好,又与夏太后做了切割,这难道不奇怪吗?
可华阳太后却不打算给他更多的提点了,只是说道:“总之你寻个时间去见见蟜便能知晓。那个孩子啊…… ”
华阳太后说到这似是想起了什么,浅笑着摇摇头,然后接着对嬴政说道:“还有,你见蟜之前需执弟子礼,亲自去城东拜会已经去职的蔡相邦(蔡泽),若非他以智瑶虽有才而无德说你大父……”
嬴政闻言蹙眉,大大的眼睛里有大大的疑惑。以他高难度的人生开局,能够知道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都属于他执行力拉满,利用一切方法偷学旁听了。对于智瑶这个稍显冷僻的历史人物,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不过有才无德四个字他听懂了。
他的弟弟是个有才无德的人?那就很棘手了,即便能收服,可怎样酬功安置会是一个大问题,轻不得重不得的。
华阳太后见状感觉自己有些头疼了,聪明是好事,心思重对当秦王来说也不是缺点。
但心思重成这样,因为几个字就产生丰富的联想,也不信任他人,出言问询,只独自琢磨,这性格就有些不大好了。
但她也知道自己没得选,掰正性子的事也急不来,所以适时出言解释道:“智瑶乃是晋国六卿中智氏最后一任家主。
“其人美鬓长大,射御足力、伎艺毕给、巧文辩惠、强毅果敢,才能远超常人,他的父亲智申很喜欢他,想要立他为下一任家主。
“当时智氏中有一个家臣名叫智果,在听说智申的打算后表示反对,劝谏智申道,‘智瑶恃才傲物,为人不仁,必将四面树敌给智氏带来灾祸,不如改立虽然才能平庸但性情宽厚的智宵为家主。’智申没有听取智果的建议,仍旧立智瑶为家主。
“智瑶在当上家主后果然四处羞辱树敌,其为政既恃强凌弱,又刚愎失察,致使韩赵魏三家联合反对智氏,阖族倾覆。
“不过蔡相邦以此言说你大父,非是斥你弟蟜有才无德,而是在说其性不合上位者,无论人有多么聪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