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昭咬牙道:“我才六岁!”
考虑婆媳问题是不是太早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叶家如此,顾家也不遑多让。
顾家大嫂的娘家爹娘都已过世,没回娘家,跟着顾家老两口招待。
“昭哥儿,你跟老夫来堂屋。”
顾父叫走了儿子,顾珍撵着他娘去厨房:
“爹怎么没去书房?”
顾母择菜的手一顿,“你哥他们孩子都大了,改成卧房了。”
不光顾珍疑惑,叶昭看见堂屋的书架也是奇怪,但很快他就没心思想这些了。
顾父先是问了外孙的进度,听到年前结束了蒙童课程,正在读四书五经,顿了一下才开始考教。
最开始是《孝经》、《声律启蒙》之类的蒙书,叶昭没有一丝磕绊,熟练程度不言自明。
顾父脸上浮现出几分满意,逐渐过渡到《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叶昭迅速接上:“ 先治其身;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致知在格物。”
不光是《大学》,顾父又换了《论语》、《中庸》、《孟子》,叶昭背诵的速度慢了下来,却也磕磕绊绊背了出来。
“不是刚结束了蒙童课程,你这四书都背过了?”
叶昭:“背了《大学》,其他三本只通读了,有些许印象。”
按照系统的评分,他的记忆力从最初的65提升到了72.6,虽然仍是良好范畴,但叶昭能敏锐地感觉到自己记忆力明显的提升。
他前世的记忆力不差,又自己总结了一套记忆方法,所以即便拖延症也读了名校,而现在叶昭读过一遍,就能记个三四成。
四书五经他前世又或多或少读过,甚至背过名篇,简直更加简单。
叶昭只能说,现代选进课本的名篇,在古代也是最重要的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