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不肖子孙回心转意符
贾婆子是李老娘的老冤家,两日成日的不对付。李老娘看不惯贾婆子口无遮拦,上蹿下跳地去别人家里吃瓜,贾婆子也看不惯李老娘假正经,说是礼仪传家打起人来却没个手软的时候。
正如宋莺学了李老娘的武德,朱良儿也学了贾婆子的尖耳朵,巷子里的事便没有她偷听不上的。
宋莺要听,朱良儿便同她细细说来,兀自取了块油饼子只作中场休息,道:“要说志哥儿,还得从小邢娘子说起。”
凤二惦记着大邢氏留下的哥儿,面上对小邢氏素来不多亲近,就是怕把这个后娘的心给养大了,自己的大儿子元哥儿的日子不好过。可他也没有想过让随便什么死猫烂耗子都爬到自己媳妇头上来。乌老娘来闹了一场,平白惹出许多闲话。
有说以后这家家财万贯以后都没有小儿子一根毛的,有说小邢氏为人歹毒全自动家里男人不同大儿子亲近的。邢家再有钱不也是个商户么,元哥儿去那能学明白么?
高门大户的闲话传得是很快的,凤二自己是个苦出身,但有了邢家资助,十年下来家里也是个有富贵人家的样子了。
眨眼这些话就让两个孩子都知道了。
小邢氏听了奶娘的话,等到相公回来也不曾诉苦,只是背地里拐了三四道弯儿寻了些周围门户的下人,一起慢慢把有人以前有人苛待小儿子宝哥儿的事捐了出来。
这下外边就更觉得宝哥儿分不了二两油了。凤二听着这些话顾不得生气,立马就转脸去看宝哥儿,笑眯眯地问他:“你觉得爹会不给你留东西吗?”
宝哥儿睁着眼想了会儿道:“爹,这个要看你走了以后大哥愿不愿意给我。”当晚凤二就差人去岳家把大儿子接了回来,领着元哥儿给大邢氏上香时,他又问元哥儿:“要是爹把七成的家业留给你,宝哥儿拿了剩下的三成,你能替爹照顾好弟弟么?”
元哥儿在路上已经被大邢氏留下来的丫头婆子教了一遍,无外乎要他讨爹的关心,道:“说不定今儿这事就是那小狐媚子故意闹出来的,好叫你爹知道他们母子受了委屈,慢慢把你爹的心给笼络过去,倒是家里还能有个剩馒头落哥身上来么?”
元哥儿倒还不是那么坏的人,平日里对姨母后娘也很尊重,但小邢氏毕竞是庶出,邢母对便宜女儿也没什么好脸色,就是耳濡目染,元哥儿由此落下个不把宝哥儿母子放在眼里的毛病,他不会去为难人,人去为难老鼠干嘛呢?
“我和宝哥儿又不是亲兄弟,他能算得上我弟弟吗?爹,不能你好好照顾宝哥儿么?"对着娘的牌位,元哥儿还忍不住想着丫头的话,他娘顶了我娘的位置,难道我还要让他顶了我的位置吗?
凤二顿时眼前一黑,在乌老娘捅出事以前两个孩子不说兄友弟恭,但偶尔还是能凑在一起玩玩小竹马什么的,两人对同父异母这件事还比较朦胧,觉得自家和别家兄弟有些不同,但哪里不同就说不出个一二三了。孩子变成大人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小邢氏受辱这件事就就如同最后一把火,一下子就把水给滚开了,两个孩子一下子都明白了一件事,一一不是亲生的那就不是兄弟。
这可不是凤二愿意见到的局面,但这时要叫两个孩子再一起培养感情,那也晚了。
他头疼得厉害,不管隔日便叫了族中长辈一起把乌老娘一家出了族,孩子的事还可以慢慢来,但跳出来添火的人是绝对不能比他好过的。春晚巷子毕竞起家晚,族里能有现在都靠上下一条心,即使个别门户有个不肖子孙,旁的族人大多也能看在祖辈面子上不忍苛责。但五老爷不要他们的粮,人家不稀罕这个关照,再说这一家子人成日的找事败坏宋家名声。
族里有下了决心要送孩子、孙子、子子孙孙科举的人家,早就在想自家发达后要被乌老娘一家拖累的事了。
于是这件事办起来竞然没有任何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