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胃里泛起酸水。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真有些馋了,似的,虽然她还不能感觉到饿,但嘴里确实自己想吃了。
这已经足够好了不是吗?
姚老娘猛地端起了药,一口接一口地吃着,一口汤一口菜。姚六先还有些舍不得,乡下不做席时可没这等味道,可等老娘竞然大快朵颐时,他就无所谓舍不舍得了,两只眼里满满的都是惊恐一一他怕老娘这是回光返照。
其实不仅他,连围观群众表情都变了。还有人去摸了姚老娘的脸和额头,回光返照的话脸色会异常红润,额头也会滚烫。但姚老娘是正常的。
有人就安慰道:“姚老娘你能吃下饭了,那你这是要好了啊。”姚老娘让这话一说眼睛有这些红了,还道:“莺姐儿饭做得好,我们绿豆也孝顺,我能不好吗?”
众人七嘴八舌地把姚老娘围了起来,想问她这个是什么味道,香得人打喷嚏。
姚六见着光光的碗底就转着眼珠子想,反正家里现在已经没钱了,不如叫了周围村里二号姚六三号姚六一起走街串巷地在乡下地主家门口叫卖叫卖凑个则资。
为了赌,他是不嫌干活儿苦的。
他也听大夫说过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因婆媳关系、大限将至诸如此类的烦心事困扰,很多都有吃不下的毛病。而且是越忧心越吃不下。像今年没蚕,这种开胃的汤药他们已经开了不少了,可还是没什么用。没用也要十二文一一包!
姚家是有一包没一包地买,可有钱人家都是三包起步。要是自己能弄了这个菜去卖给老妇人,岂不是要赚断气去?他心心里盘算着这事,连唐老爹叫了几声姚六都没回神,还是姚老娘的筷子敲到头上,他才嗷了一声道:“老爹,又怎么了?”唐老爹摇摇头,嘱咐了两句,道:“你娘如今既然能吃得下这饭,明日你就去把老大夫请过来给你娘看一看,再看看这碗菜她能不吃,要是能吃,看在你爹往年救过莺姐儿她娘的份上,我每日就给你娘做一碗过来。”姚六连连点头,脑子里想着明儿怎么偶遇莺姐儿谁菜方子,还想着老娘要是真好了也不错,这样家里的地也就有人照顾了不是吗?唐老爹从姚家离开后也有些惊疑不定,要把一碗饭做得大部分人都夸好吃,其实并不容易。
他没忍住在村子里其他萝卜头家里晃了一圈,要是往常,大家凑一起无非也就是聊些谁家的妇人又生了,谁家的鸡不见了的闲话。等到萝卜头陆陆续续地回家,从兜里摸出了几文钱,有的人三文有的是五文时,他们这份闲话就变成了感谢和惊喜。乡下人要赚钱是真不容易,就拿针线布头来说吧,谁家缺了都是自己种麻种桑自力更生,实在不行就捡点儿菜去亲朋好友家换一换,谁也不会拿钱说:“走,咱们买点儿。”
正常只种地为生的门户,一年也就卖粮时大家伙儿能见一回钱。所以这几文钱对他们来说也是挺重要的。
“莺姐儿果真是千里哥你嫡亲的孙女儿,年纪这般小就如此仗义知道带着兄弟姐妹们一起吃饱肚子,一起赚钱。”
能在乡里把自己做的饭换成钱也是一种本事,一一乡人是不肯轻易拿钱出来的。
大家都很羡慕唐老爹白得的孙子孙女竞然一个比一个聪明。唐老爹心里想的却不是钱不钱的事,而是二十年前他在州府看见的唐纯。靠近唐家那条街的街坊听说来寻亲的唐千里是唐纯的亲戚时,脸上也是这种神色。
而唐纯当时也做了一件和莺姐儿差不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