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衣,这件改改就好了。”
她方才在内室,换好了嫁衣,看见映在铜镜中的女子,单鬓别青钗,裙作红嫁衣,只得两字怪异而已,察觉不到一丝喜意。冯夫人皱眉,欲阻拦,但祁泠也很固执。即使府外绣娘们一月能赶出来嫁衣,她只需自己再绣个领口也不愿。冯夫人道:“阿泠,之前的婚事没成,这回再用难免有些不吉利,还是再做一件好。”祁泠对婚事无感,自然也不相信吉利不吉利的话。她知道何家是为了攀附祁家才娶她,他们是娶祁家的人,是谁都可以,只是为了全家身处宣城远离建业也能安然无恙。而她又何尝不是为寻一隅安稳之地两家各怀心思,皆有二心,无可辩驳。婚仪是其中最不重要的一环,亦无需多费功夫去做新嫁衣了。
她看得透彻,只是将这些说于冯夫人听,只能惹冯夫人伤心,毕竟在冯夫人看来,无论是谁娶了她的养女都会为其倾倒。“一件衣裳,又与凶吉何关?若母亲这样说,那我整日穿着吉服来回走动才好呢。"祁泠眨眨眼,笑起来,眸子弯成月牙儿状。她难得有几分女儿家的娇嗔,冯夫人哪里有不依的道理,思索一番后对着玉盘道:“你去府中绣房走一趟,寻张绣娘。这嫁衣繁琐,改得好比做得好难,她的绣工出了名的好,当年与我相熟,如今怕是不常亲自动手,你说算是我央了她的,按你们娘子说的地方改改胸口和腰身。再把各处金线抽出去,只留些领口袖口的金纹。低调些才好。”
冯夫人身为母亲,处处都考虑的周全。
玉盘仍叫了银盘与她一共去,姐妹两个离了二房,也得空好好说话。玉盘侧头去看银盘,略为严肃问:“银盘,你可想好了,要不要与三娘子同去宣城。你要是不想去,趁早在三娘子发话前开口。三娘子一旦说要带你,你怎么也得跟着去了。”
“娘子才不是阿姊说的这样。娘子还没提,但她要带我,肯定会先问我愿不愿意的。"银盘撇撇嘴,不服气地回嘴道。玉盘想戳戳傻妹妹的脑袋,又腾不出手去,轻将箱子往后,碰了碰银盘,“你就说去不去……是你不想去但抹不开脸面,对吧?自有我为你在夫人面前开口,惹夫人不愿也不能让你远走。”
“我怎么会!”
银盘音量突然拔高,吓了玉盘一跳,当下人哪里能一惊一乍?银盘绝对是在三娘子身边呆得太过安逸了,她一句死丫头还没骂完。银盘低垂着头,脚步也慢了下来,语气蔫蔫的,“我怎会不跟着娘子一起去?她根本就不想嫁,每日在夫人面前强颜欢笑,晚上总是睡不熟,又不弄出大动静,怕惊动小娘子。好几次我起夜时都看着娘子靠坐在床边,不知在想什……我若是不去,娘子身边更没有人了。”
“我怎会不和娘子一同去宣城呢。"她又喃喃,自己重复了一遍。玉盘心里说不清滋味,感慨妹妹也不是粗枝大叶,同时又有几分伤感,想问她,那就不要爹娘和姐姐了啊?
可随即,她又想起银盘大多数日子都和三娘子在一处,感情深厚非一般人可比拟。她将话咽下,只低声骂了句,“死丫头。”银盘很不喜欢姐姐方才说的话,哼了一声不回答。两人搬着东西,又全神贯注说着话,没注意到前路,等玉盘回过神,一眼看到迎面走过来的祁清宴还有他身后的书童。她心心思多,比妹妹多生了心窍,转念就想到方才的话不知被听进多少,也不敢怪人家主子走路没声,只庆幸自己没说太多不对的话,领着妹妹请了安。祁清宴垂眼看了看,缠枝荷花的图案,箱子最右边还纂刻小字一一锦瑟相合。
刺眼又让人不悦,他问:“这是何物?”
二房的人本就不常在老宅走动,三郎君问也是应当。玉盘老老实实地回答:“是三娘子的婚服,二夫人让奴婢送去绣房,托张绣娘改上一改。”“为何要改?”
往日寻常事不过问,在他面前说他都嫌烦的人,主动问起这样的小事。玉盘依稀记得三娘子之前与三郎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