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我不好再插手进去。”冯夫人说着,嬷嬷端了热羹过来,给三个主子都递去一碗。
祁泠接过她自己那碗,放下没动,先哄着祁云漪尝尝味道,娇气的小娘子才肯自己接着吃。嬷嬷见此同冯夫人笑道:“娘子一向有耐心又细心,再寻个好人家,不多久也该有自己的孩子了。”
祁泠听着说不清心头是什么感受,羞赧是没有的,只空落落的,无奈居多。她不想嫁人,同卢家的婚约定下拖了两年,又毁了,再寻亲事,绝对等不上两年。
她在江州及笄,再过几月便满十六了,婚事等不了太久,况且父亲母亲也盼着早些嫁她出去。祁泠垂头搅动着碗中甜羹,没作声。
“我倒盼着阿泠晚些嫁出去。”冯夫人忽而开口。
祁泠惊讶抬头,祁云漪捧着甜羹吃得不亦乐乎,眼睛却睁得圆溜溜的,耳朵也没闲着,偷偷听着母亲和阿姐叙话。
冯夫人张了张嘴,方要说话,忽而恶心,她偏过头掩唇咳了几声,摆手制止了担心欲要上前的嬷嬷,拿着手帕按了按唇角,温柔的目光落在两个女儿身上,“阿泠,自打有了云漪,我对你疏于照料,婚姻大事,也没早些发觉卢家不好……今个儿退婚也好,你再多留我身边一段时日。”
“若能活着见到你成婚、云漪成婚,我这辈子就知足了。”
冯夫人身子不好,众人皆知,在江州时几次险些没熬过去。心头滞涩发堵,祁泠不敢抬头,怕被冯夫人看见发红的眼眶,闷闷道:“母亲莫要揽责,养育之恩阿泠永远铭记,若不是母亲将我带回家,我不知在何处……”
冯夫人摇了摇头,“长辈的事,其中复杂,你莫管太多,也莫要怨恨……”
她沉默后不再提,转了话,“临近端午,我好些了,也要操劳起二房的事,管不上云漪,”她转头看着听不懂的祁云漪,“云漪去同阿姐住几日如何?”
祁云漪当然乐意同祁泠一块住。冯夫人又嘱咐了祁泠,端午前,祁家全家都要斋戒三日,以表虔诚。
从正院出来,祁泠牵着祁云漪慢慢往辛夷阁走,祁云漪紧紧黏在祁泠身边,小嘴没有闲下来的时候,一直讲着这些时日在瑞霭堂发生的新鲜事。
说得累了,她吧唧吧唧嘴,摇着祁泠的手,拉长音求道:“阿姐给我做甜糕吃好不好?在祖母那什么都好,就是见不到母亲和阿姐不好,还有糕没味道,不好吃。”
“好啊,回去便给你做。”祁泠想着既要斋戒,各房都不能沾荤腥,饭用的素,油水少,用的糕点杂食便多了。正好她多做一些,送些给长辈,还有堂兄了。
等下次去寻望舒表姐时,再给三房也送上些。她回房哄睡了祁云漪,带着银盘去了膳房。
祁泠挑了些品相好的豆和枣,一同蒸熟,分出两份,压成泥再加蜂蜜拌匀。加蜂蜜多的捏成李子形,糖少点捏成桃子形,用以区分。最后,外面裹上一层米粉,再上锅蒸。
蒸熟后,银盘掀起锅,一股豆枣的甜香散出,混着清新的米香,勾得人垂涎欲滴,恨不得立刻吃上一口。
祁泠在江州家中无事,曾同厨娘学过一段时日手艺,往日多给祁云漪做些小点心吃。自打回到建业,一堆糟心事围着,她也许久未下厨了。
银盘好不容易才吃上,赶快夹进嘴里一块,被烫得张嘴哈气,扭头看祁泠还在案板捏着什么,好奇走近,“娘子,还做什么呢?”
祁泠又蒸了些藕粉米糕,正拿着小罐往上面洒些点缀的桂花蜜,道:“听云漪的话,祖母应不喜甜,不知堂兄口味,索性再做些清淡的玉露团,一同送去。”
银盘笑嘻嘻又捡走几块玉露团去吃,与祁泠一同分装好糕点。
两人回辛夷阁时,正好祁云漪睡醒了。祁泠净过手,重新梳妆后,带她出门去送糕点。
祁泠先去冯夫人处,又托玉盘送些给父亲,后走小门去了老宅,到瑞霭堂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