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六十二步试探
清澈流动的湖面升起丝丝金雾,上方罩起一座拱桥,乌篷船从洞间划过,桥上走过数道人影,嘈杂笑闹声传过桥尽头的长街。两侧商铺前立起一束或几束艾叶,淡淡清香萦绕。
小贩支起摊,红布放置数个粽子状的小香囊,下坠流苏,悬于摊顶,随风飘动。
吆喝声响在人群里:“小郎君,可要买一个?驱邪避凶,逢凶化吉的咧!”黑衣少年停住,转头回望,他腰后背着把幽凉如墨的刀,走到小贩摊前,黑革手套露出半截手指,递了枚银子过去,取下个翠绿的香囊。随即靠近墙边,脚尖一点,飞上屋檐,迅速踏过片片青瓦,身影隐没在金雾之中。
小贩看得目瞪口呆,探出脑袋往上望。黛色檐角翘起,状如飞鸟展翅,瓦片映着日光闪闪发亮,顶端成线,站了一排灰毛小雀,拍起翅膀飞入空中。窗台上几粒金黄麦子被喙啄起,灰雀抖了抖羽,对着面前的人歪了歪脑袋,“叽叽"几声。
宋萝伸出手指戳戳它,温热的柔软蹭过来,带起些痒意。她没忍住笑,摸了摸它的小脑袋,毛茸茸的。
忽然想起被她丢在船上的沈洵舟,下次再见,不知还有没有那么好哄。“阿萝姑娘,这是大人寄来的信。"面容沉稳的书斋掌柜双手捧着密信,毕恭毕敬地弯下腰。
扬州的这处书斋,也是崔珉布下的暗线之一。手中的信被接走,掌柜悄悄抬眼。少女换了身深色圆领袍,身形纤瘦,束发戴冠,刻意涂黑了眉眼,添了几分英气,看上去像个俏丽的小公子。掌柜想了想,揣测道:“姑娘是在躲人吗?”前几年过来,似乎都是以罗裙示人,从未如此掩人耳目。宋萝“嗯"了声,靠在窗边打开密信:“有个尾巴跟着,暂时甩掉了,待会还得劳烦您帮我准备辆马车。”
掌柜忙应声:“已按姑娘的意思,吩咐下去准备了。”微凉的风从窗外灌进来,吹起泛黄的信纸一角,崔珉的字迹层层叠叠,映入眼帘。
“卿卿:
见字如面,吾又想你了。幼妹一切安好,今日多学会了两个字,待你回来写与你看,她也很想你。
汴州山上流匪众多,卿卿小心,再过半月,长安一名贵女从官道经过,你帮我杀了她,伪作流匪动手,事成后速回长安,大计将成,愿与卿共赏之。多谢阿萝,多谢卿卿,我和幼妹在长安等你。”这封信,笔画勾连,缠绵悱恻。
若只看开头与结尾,堪称一封情意绵绵的家信。宋萝想了想:“取纸笔来,我要回信。”
掌柜将宣纸至桌上展开,递上细细的毛笔,研墨。她迅速写下几行字,捏起纸张,到窗边晾了晾。日光照亮侧脸,她栗色眼眸低垂,望着楼下的街景出神。
在汴州遇见崔珉,他将她带来的第一个地方,便是扬州。除却训练的半年,她在这里的崔府待了一年有余,搭起情报网,暗杀、谋策,填满她那时的日子。
掌柜小心问道:“姑娘来的比大人预计的要晚了几天,可是遇见了什么麻烦?”
墨迹晾干,宋萝叠好,装入信封,眼前闪过青年那张漂亮的面孔,说:“大麻烦。以你的名义给大人传密信,就说沈洵舟还活着,正水路前往汴州。这个季节,扬州多梅雨。
晴朗的日光被乌云笼罩,天色阴下来,吹起剧烈的风,窗外时亮时暗,隐隐响起闷雷声。
要下雨了。
马车被驾驶着出城,浅黄色的车帘晃动,撩起一角,露出素白的手腕,随后少女明媚的脸探出,左右看了圈。
她低声嘱咐:“大哥,走小路,那边有个土地庙,可以避避雨。”车夫是个魁梧的男人,握着缰绳,偏头看了看这扮男装的少女,想到给的满满当当的一袋银子,心想,这莫不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千金偷溜出来的吧。宋萝额上的碎发被吹得翘起,差点迷了眼,见车夫拐进小路,放下车帘,缩回去,揉了揉吹僵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