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见光,也成了她的光
王策第一次发现熙茜在喂流浪猫,是在一个加班到深夜的雨夜。
她蹲在破旧纸箱前,雨水打湿了发梢,眼神却专注温柔。
他想起她简历上那个失败却充满灵气的项目创意——“城市流浪猫生态驿站”。
一个月后,熙茜负责的新项目遭遇危机,合作方突然撤资。
她把自己关在会议室反复核算预算,指尖冰凉。
王策推门进来,放下热可可:“方案很好,缺的钱,我来解决。”
项目庆功宴上,熙茜被刁难:“王总这么帮你,靠的不止是能力吧?”
王策揽过她的肩,声音冷冽:“她不需要靠任何人,尤其是你这种货色的认可。”
他的拇指却在她肩上轻轻摩挲,无声传递着暖意。
雨丝细密,被路灯切割成千万道斜斜的金线,无声地织着初夏深夜的冷寂。王策的车驶入小区地下车库入口,轮胎碾过湿漉漉的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连续几天的会议和跨洋电话,榨干了最后一丝精力,眉宇间凝着化不开的倦怠。他降下车窗,让带着泥土和青草气息的湿润空气涌入,试图驱散一点车厢里的凝滞。
目光无意识地扫过车库入口旁那片被高大灌木半掩的角落。昏黄的光线下,一个模糊的身影蹲在那里。动作很轻,带着一种奇异的专注。王策踩下刹车,鬼使神差地熄了火。
雨幕隔开了距离,但足以看清。是熙茜。
她没打伞,只穿着简单的浅色薄外套,雨水已经洇湿了她肩头的布料,深了一片。几缕被打湿的黑发黏在她白皙的颈侧。她面前放着一个被雨水浸得发软、边缘卷曲的破旧纸箱。纸箱里垫着几件看不出颜色的旧衣服,上面蜷缩着几只毛色斑驳的小猫,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下亮得惊人,带着初生牛犊般的警惕和依赖。
她手里拿着一个小巧的塑料碗,正把里面的猫粮小心地拨开,均匀地撒在纸箱干燥的角落。动作很慢,极有耐心,指尖带着一种王策从未在她工作中见过的、近乎虔诚的轻柔。一只最胆小的三花猫试探着伸出爪子,她立刻停下动作,屏住呼吸,只是安静地等待。直到那只小猫终于放下戒心,低头快速吞咽起来,她的唇角才极细微地向上弯了一下。那笑容很浅,转瞬即逝,却像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王策沉寂疲惫的心底漾开一圈涟漪。
他静静地看着。雨水顺着车窗滑下,模糊了视线,又变得清晰。他想起了那份简历。
一个月前,人事总监将一份项目主管的候选人简历放在他桌上,特别标注了“创意独特,落地失败”。他当时只匆匆扫过项目名称——“城市流浪猫生态驿站”。方案构想确实灵气十足,试图在社区闲置空间嵌入模块化猫舍,结合线上领养平台和志愿者网格化管理。很理想化,执行细节粗糙,风险评估为零,最终在寻求社区合作时就触礁搁浅。一份典型的、带着学院派天真气息的失败作品。
他看着雨幕中那个被淋湿了半边身子、却浑然不觉、依旧专注安抚着几只瑟瑟发抖小生命的年轻女人。简历上那个抽象的名字“林熙茜”,此刻被雨水、昏黄的光线和她温柔耐心的侧影填满了鲜活的细节。那个“失败却充满亮点”的评语,第一次有了沉甸甸的、带着温度的分量。她眼底那份纯粹的关切,和她试图在冰冷城市里为流浪生命搭建一个微小“驿站”的笨拙努力,在此刻奇异地重叠了。
一种莫名的、难以言喻的感觉悄然滋生。不再是单纯的下属评估,更像是一种……重新发现。
王策的手指在方向盘上无意识地敲击了一下,最终没有下车,也没有按喇叭。他重新发动车子,缓缓驶入车库深处。后视镜里,那个蹲在雨中的纤细身影越来越小,直至被黑暗吞没,但那双专注温柔的眼睛,却异常清晰地烙印在他脑海里。
“早,王总。”第二天早上,熙茜抱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