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倍。
“诸位官人们好,小女子名叫妙月,今年十七,是百花楼头牌……喜欢妙月的官人们,请为小女子献上金花,妙月拜谢。”
妙月盈盈下拜。
在一阵欢呼声中,她退至后方。
退至后方的妙月都不用寻找,一眼便看到坐在最前面居中位置雅台上的魏冉。
魏冉也豪气的送上十朵金花。
很快,第一轮淘汰赛结束,妙月虽然顺利晋级,却也只得了个第二。
第一却是洛避尘口中名叫牡丹的姑娘。
原因并不是牡丹的容貌比妙月漂亮,而是因为这是她第三次竞选花魁,前两次虽然落败,但却积累了超高人气。
其实对魏冉来说,谁当花魁都无所谓,他纯粹是来凑个热闹。
花魁大会很快迎来了第二轮竞选。
上一轮脱颖而出的八位清绾,按照排名顺序反着来。
票数最少的一个第一个登台。
其实前面几个登台演出的清绾,已经基本无望花魁,毕竟压轴才是最后登场。
随着清绾唱词伴舞,一些内场的看客开始打赏,上百两是基础,几十两银子你都不好意思拿出手,甚至还有不少人直接打赏一千两的。
第137章 首富家的傻儿子!
大概半个时辰后。
终于轮到妙月登场。
白藤色底衣,韵味中透着一股清寒,搭配浅云色纱衣罩体,肩腿腹足的白皙嫩肤若隐若现,气质清冷犹如月宫仙子那般出尘。
除她以外,四位伴舞均是冷色衣衫,仙气飘飘。
教坊司半老徐娘的仪正官用夹子音开始报幕。
“百花楼的妙月姑娘,今日所唱之词名曰;清平调,明月几时有。”
“喜欢妙月的贵客准备好彩银,说不定这莲花坊的花魁之名,就要落到妙月身上咯。”
其实这句话她一连说了七次,看台上的人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
随着四人伴舞,一人抚琴一人吹箫,妙月身姿优美轻轻抬臂,手臂纱衣顺势滑落肩头,她以手拈花自手腕轻缓滑至前胸。
仅此一个动作就让看台上不少人陷入疯狂,纷纷开始打赏银子。
随着莲步轻移,舞姿妖娆,妙月脆嫩中略带冷清的唱腔响彻全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天后菲婉转的唱调一经开口,全场鸦雀无声。
一些懂行的文人此刻已经沉下心来静静聆听。
中年儒士陆鸣渊眼中迸射出精光异彩,赞叹声不由脱口而出:“好词,好曲。”
相同看台的年轻男女也都面露欣喜之色。
这年代好诗词正如现代社会的好歌曲那样,听一遍觉得词好曲好,就有种挖到宝藏的感觉。
洛家是五门氏族之首,可谓桃李满天下,对于儒学的传承无比深厚,对文字的敏感度,相较于其他文儒也强上许多。
洛避尘与洛玉宓这对兄妹,只听了一半,就有了这首词会流传千古的感觉。
“的确好词好曲,不知出自长安哪位大儒之手?”
“如此鸿儒,当去拜访。”
苏玉婵嫣然一笑:“陆先生,洛公子,想知道这词曲出自何人之手,不如等花魁大会结束,前去百花楼探知即可。”
陆鸣渊颇为激动道:“能做出如此惊才绝艳诗词之人,必是文冠长安的大儒,应当去拜访。”
隔壁的魏冉闻言淡淡一笑,并没有出去装这个逼。
他像是看待自己的女儿一样……欣赏着妙月将词曲唱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随着妙月一曲终了,她满怀期待的望着看台上众人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