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大汉女侯> 占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占卜(2 / 5)

这些都有可能。

但没关系,总有一天,全大汉的百姓都会敬爱她。想到自己在朔方郡时看到卫青受到众人追捧与尊敬的画面,那时候,年纪尚小的闻棠抚摸着小马的鬃毛,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建立他那样的功业。现在,这个进度条终于缓慢开始了。

丞相公孙弘的去世和马上要出击匈奴再起战争,这两件事在朝中引起不少风波,这几日朝会都乱得一塌糊涂,难免波及到太子刘据身上了。“闻侍中。“闻棠刚从尚书台里出来,就听到一句稚嫩清脆的叫声,刘据站在殿前,似乎是专门来寻她的,“孤有事想要问你。”闻棠:“是何事?”

刘据道:“想要询问先生关于匈奴一事。”闻言,闻棠心中明了,一定是今日学习时,儒生和他说了儒家对于匈奴外族的保守态度,和自己之前在温室殿讲过的“高德”“武德”说法相悖,刘据心中纠结矛盾,这才下课之后立刻来找自己询问。很明显,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闻棠将他带到尚书台中,还在书箧中翻出了自己的《公羊》,二人像从前那样,于书案两侧对坐。刘据道:“匈奴人很坏,他们去年还侵略我们的边境,杀了很多汉人,所以先生之前有言,对待匈奴要用高压之德和武力之德。”“可今日瑕丘先生说了,打匈奴要花费好多好多的钱,死好多好多的人,攻打匈奴时死的人要比被匈奴杀的人还要多,所以为了百姓充实,我们不应该去打匈奴。”

这就是典型的电车难题,不去打匈奴,他们每年侵略边境杀几百几千个人,但是去打匈奴,会死更多人,年仅七岁的刘据搞不明白,到底是打还是不该打?

闻棠觉得这个就是后来汉武帝每次征伐外族的时候,刘据都尽量上谏阻止的原因吧。

她没有直接回答刘据的问题,而是示意他看向书案上那本打开的《公羊》,上面的内容是僖公卷的开篇部分。

嗯……尴尬的是,刘据还没有学到这里,所以还不知道这是何内容。他认真研读其中内容,讲的是存邢救卫的故事。春秋时期,邢国的使者来到齐国,告诉齐桓公自己的国家正在遭受戎狄侵略,想要请他出兵救援邢国。

齐桓公询问朝中大臣,大臣们的意见五花八门,后来管仲态度坚决,认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如果我们贪图安逸不去救援邢国,这和饮鸩止渴没什么区别。

齐桓公听了,立刻发兵援助邢国,戎狄被打退后,仍不死心地去攻击更加弱小的卫国,幸亏齐桓公再次出兵救下了他们,才使卫国面前没有亡国。看完了。

刘据认为闻棠会和自己提起那句"戎狄豺狼,不可厌也"并由此展开,他这倒是猜错了,因为闻棠语不惊人死不休,说出一句极其炸裂的话。她说:“太子殿下,如果大汉舍弃上谷、渔阳二郡,您以为如何呢?”刘据:…?

他能以为如何,他想都不敢想啊,闻侍中一定是疯了!如果自己去和父皇说出这样的话,估计父皇会立刻废掉自己这个太子之位,并且暴揍自己一顿。刘据激动道:“孤以为不可!”

闻棠:“可殿下不知,当时侵略邢卫两国的戎人的地盘就在如今的渔阳、上谷二郡。”

不知道为什么,刘据知道这个知识后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自豪。是的,就是自豪,当初齐桓公没有剿灭的戎狄,如今已经是我们大汉的地盘了,那里不再是披发右衽的戎人,而是接受过礼仪教化,明礼知耻的中原人。那日后,漠南草原也会变成如今的上谷郡这样吗?不对!

刘据紧急撤回一个危险想法,这和我学的思想相悖啊!闻棠:“高祖的故乡沛县,那里之前也是蛮荒之地,是楚人笔路蓝缕,以启山林才得建成了城邦,朔方郡,建造它的时候死了很多人,耗费了很多钱粮,但它以后也会像上谷一样,成为华夏永远的领土。”小孩子的想法和大人不同,你给他讲之乎者也的大道理是没有用的,因为他听不懂话。要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