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悲寂寥,胜春潮
廖恩宏在千溪住了四天。
吴裳很忙,一直往海洲跑,期间还去了一趟上海,回来时候带着很多漂亮的东西。“千溪欢迎你"的墙漆终于刷完了,里面开始有了干净的样子。忙到几乎没跟廖恩宏打过照面。
廖恩宏在千溪是半自助模式,因为他发现跟着周玉庭就能看懂千溪。周玉庭跟宋景每天照顾老人,得闲就去吴裳的工地帮忙,还会固定去看一眼修路的进度他们都心系那条路,一直在跟施工队说:“年底一定要通。”周玉庭起初感觉不自在,但因为廖恩宏实在是安静,不会打扰到他,也就允许他跟着了。
有时廖恩宏会帮助周玉庭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比如接过周玉庭的本子帮他记录。他问周玉庭他能不能看看上面的内容,周玉庭说好啊。廖恩宏向前翻,看到有一页写着两行字:吴裳和林在堂离婚了,他们都解放了。但是好像没有变快乐?(再观察)
廖恩宏突然就笑了。
他之前听说周玉庭要写千溪的现在,倘若千溪的现在以这样的方式记录,那真的会令人一边哭一边笑的。他给出了一个建议,说:“你该找人画?”“找人画?“周玉庭推推眼镜:“我不需要找人画,我自己就会画。我是一个考古学家、漫画家、大提琴演奏家,未来的作家。”廖恩宏被他逗得捧腹大笑。
他功课做得足够多,当然知道周玉庭是林在堂唯一的朋友。事实上廖恩宏听说过林在堂跟投资机构不合的事,也知道他在逐渐推行去资本化。廖恩宏曾想见见林在堂,但因为林在堂实在是清高傲慢,早已停止见任何投资人了。廖恩宏从周玉庭身上看到了一些林在堂的投影。因为他知道两个人能成为朋友,一定是因为他们几乎有着相同的特质的。廖恩宏对千溪这个地方深深地感兴趣。
他去过很多地方,接触过很多人和项目,几乎没见过任何一个项目有这么深的人文关怀和情感链接。千溪村的老人他几乎都见过,因为中午他们会集中吃饭。他们坐在太阳下缓慢地吃着海洲味、喝茶、聊天。廖恩宏租住在肖奶奶家里,知道她会刺绣,还跟吴裳外婆一起给海洲博物馆的年轻人上课,她们的绣品也被展览着。肖奶奶午饭时候会带着绣品,因为阳光好,她可以坐在那里安静地绣一会儿。
廖恩宏听不懂海洲话,请求周玉庭为他翻译。周玉庭说他们此刻聊的是“千溪欢迎你",说一定要活到千溪村变有钱。廖恩宏一瞬间就充满了悲悯。
是啊,沿海经济发展,绕过了千溪村。距离千溪很近的临海村已经乘上了时代的东风。而千溪还是垂垂老矣的样子,就连那条路,都需要他们每天去看,担心施工队临时改主意。
老村长很好奇廖恩宏的身份,他问廖恩宏是干什么的。廖恩宏说:“我是…玩钱的。”
“玩钱的?”
廖恩宏点头:“是啊,我玩钱的。”
廖恩宏从千溪身上看到了一点他故乡的影子,不知为什么。周玉庭对林在堂说:“千溪来了一个奇怪的投资人,看着又不像投资人,因为他不市侩。跟你倒是有点像,有点儒商的样子。”“谁?“林在堂问他。
“叫廖恩宏。”
林在堂想起曾有一个投资人通过邮件契而不舍地联系他,想跟他一起聊聊星光灯饰的未来,但他屡次拒绝了。别人都着急去够资本,而他只想远离资本运作。他打开邮箱看,那个人的确是廖恩宏。“他要干什么?"林在堂又问。
“为了吴裳的面馆和综合体。”
“人坏吗?”
“爷爷说不坏。”
“爷爷也见过他?”
“每天下午陪爷爷喝茶聊天,对爷爷很恭敬,也很关心。”“好的,我知道了。”
林在堂决定回一趟千溪,去看看这个廖恩宏。他并不想抱着批判精神去看待这个人,但听说他一直在爷爷身边晃,他倒是有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