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就这样喽;半死不活。
“那老板你的面馆卖不卖呢?”
“不卖啊。够活就好了。”
“老板不聪明啊,现在生意走下坡路很难起死回生了,应该卖的。”“谁爱卖谁卖,总之我们面馆不卖。“阮香玉说完下了逐客令:“这会儿面馆里面拥挤,各位如果不吃饭,就请外面待会儿吧。”她在里面忙碌,看着那些人在外面观察她。这些人大费周章要搞面馆,反倒给了阮香玉一种启示:越有价值的东西才越会被关注,他们之所以要逼着她卖面馆,是因为面馆具有很大的价值。她之前一心做好饭,并未思考过面馆在海洲的餐饮界处于什么位置,这一天她开始比较,这才发现,香玉面馆独树一帜。阮香玉因为这个发现有些激动。
她回忆自己坎坷的一生,从没有哪一次被人这样关注过。她一辈子努力,一辈子碌碌无为。然而当她到了晚年,靠着祖传的手艺和兢兢业业的努力,竞象做出了一家被人盯上的面馆。
她对吴裳说:“裳裳,姆妈感觉自己要成功了。”吴裳正在跟宋景研究反击的办法,闻言抬起了头:“姆妈,仗还没打,就要成功了?”
阮香玉无可奈何地笑笑,转身去忙碌。
吴裳和宋景又低下头去,此时她们正在翻着全国各个三四线城市的线上餐饮点评,试图寻找出一种规律。接着她们发现,很多地方的老式餐厅,压根就没有服务。他们的服务评分都不高,但仍旧有人趋之若鹜地打卡。吴裳一瞬间想通了。
香玉面馆原本就是靠风味取胜的,她不必理会那些差评。就像姆妈说的:熬着,熬过去就好。好吃的东西是不会被埋没的。但熬着是需要钱的。
吴裳大概知道面馆的花销,以最大状态亏损算,能坚持多久,她把自己的钱都取了出来,留了十万块,给了阮香玉;剩下的十万块,吴裳决定去打广告。去哪里打广告呢?既然是网络竞争,那她就去网上打广告。社区论坛、当地门户,她还请美食记者来试吃。三天之内,在网络上,关于面馆的消息铺天盖地。有接触过面馆的人开始发出各种声音。这是吴裳第一次借助网络进行“营销”。
2013年的最后一天,因为搞新年打卡活动,面馆前面又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每一桌的食客在结账后可以领取一盒点心礼盒。礼盒是用牛皮纸盒制作,配上一根麻绳,上面绑一个香玉面馆logo的白色卡纸,好看简约有岁月感。礼盒里面是一块乌饭麻糍、一块三色糕、一块海苔饼。吴裳下午四点钟从公司赶来帮阮香玉忙活。阮香玉也没闲着,她正在跟人说话:她说我在网上开了一个账号,专门教人做饭吃。如果您想吃海洲味又没有时间来,不妨对照我的视频自己做一下。吴裳惊得嘴巴合不拢:“姆妈你尔
“你当姆妈白学营销课了吗?"阮香玉笑着说:“姆妈也试试,看看能不能跟这个世界接轨。”
吴裳忙打开手机去看阮香玉的那个帐号,已经有了五十多个粉丝。只有一条视频,应该是熬了几个夜晚拍的,因为光线时常在变幻。剪辑也不流畅,没有字幕,只有姆妈一口蹩脚的普通话。
宋景也凑过来看,看完以后说:“拍什么做饭啊,拍电影啊,这么漂亮的妇人。”
面馆外面有人鬼鬼祟祟观察,吴裳跑出去说:“你跟你们老板说,快点在旁边盖酒楼。厕所盖好点哦,我们店里厕所不够。”阮香玉让她不要这么张狂,吴裳说:“姆妈,我张狂不张狂他们都看我不顺眼,那我不如气死他们好了。”
林在堂来了,宋景对林在堂说:“她们有了自救指南,你帮不上忙也别担心哦,她们死不了。”
宋景虽然“沉迷"于林在堂的美色,也因为他各种举动在吴裳面前不停地夸奖他。但林家人对吴裳的刁难令宋景生气。她也对林在堂无法搞定自己的家人持怀疑态度,所以跟林在堂讲话的时候阴阳怪气。林在堂并没跟宋景生气,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