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麻辣糯米肠
尹遥拎着一大袋子衬肠到家时,天色已开始昏暗,仍是陆娘子来开的门。衬肠的味道实在是有些腥膻,尹遥忍了一路,终于能把袋子放下,又忙舀了一瓢水洗手,口中还问道:“舅母,罗珊娜如何了?”陆娘子应道:“放心吧,我方才给她喂了汤药,这会儿睡下了。”听舅母的声音似有些沙哑,尹遥扭头瞧她,却见对方眼圈儿似有些红,不免疑惑:“舅母,你怎么啦?”
陆娘子赶忙擦了擦眼角,又抿嘴赧然笑道:“我没事儿,是好消息,你舅舅和康陶来信了呢!!我一时没忍住…”
尹遥颇为惊喜,随手抓了块儿巾子擦手,又跟在陆娘子身后进了屋,一叠声问道:“真的?他俩一切都好吧?舅舅身子怎么样?走到哪儿了?可到了岭南?沈老太太也刚看完信,听见她这一连串儿问题,笑着把信递了过来:“你这孩子,自个儿看吧。”
尹遥从沈老太太手里接过信,这信皱皱巴巴,显见着是在路上辗转许久,她小心展开,又快速地一目十行。
信是康陶执笔,只说二人一切尚好,虽然流放路上有些艰辛,每日食宿不定,好在沈龄有一手好厨艺,便常给押送的差役做些吃食,康陶陪在一旁,也时不时塞点儿银钱、送些好酒。
这一来二去的,两人跟差役相处得还算不错,差役对沈龄也是睁一眼闭一眼,只要不是人来人往的官道,便不要求他非得戴着重枷上路,沈龄自是轻便了许多。
尹遥也略放下心,看来舅舅过得还行,流放的日子虽然难熬,但好在也没想象中那么难熬。
她掰着手指算算日子,如今马上就到腊月,沈龄和康陶自九月底出发,至今已是两月有余。岭南与神都城相距三千里,按照律法规定,流放犯每日需徒步五十里,算算脚程应是快到了。
再看信后的落款,发现这还是上个月写的,康陶托人辗转带了回来,今儿才送到家人手里。
陆娘子在一旁亦是想到此处,不由又开始轻轻抹泪:“这都是上个月的事儿了,也不知郎君如今到了岭南,过得又如何……”尹遥忙揽住她的肩安慰:“舅母别担心,都说′一技在身,行遍天下都不怕',舅舅既有手艺,康陶又舍得银钱,路上的差役都能买通,役所的人只要不傻,自然会安排些轻活儿给他的。”
话虽如此,身为家人又怎能不担心?岭南常年瘴气弥漫,也不知沈龄身子吃不吃得消。至于役所的活计,希望康陶能打点妥当吧。尹遥悄悄叹了口气,目光跟沈老太太对上,只见阿婆微微摇了摇头。她会意,便也暂且压下这些担忧:算了,何必伤春悲秋,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笃笃笃……“院外传来一阵敲门声,尹遥松开陆娘子,笑道:“舅母且坐会儿缓缓,我去看看谁来了。”
门一打开,外面站着的是个老熟人:张寺丞家的管事一一宋婆婆。她手里还牵着个小家伙,尹遥低头一看,不是自家七娘是谁?一老一小就这样,隔着院门与尹遥六目相对。
嗯?尹遥一下没反应过来,懵懵看着俩人,眨了眨眼,又抬头看看天色,这才一拍自个儿脑门儿恍然大悟:“哎哟,我竞没注意时辰。”她今日回来的本就不早,原是想着进门打声招呼,就去张家接七娘来着,结果一回来就被沈龄的来信吸引了注意力,几人在家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这日头都快落山了,竞还没去接孩子……
七娘跨过门槛走进来,尹遥忙接过她背上的小书篓,面露歉意:“对不起啊七娘,阿姐下次一定准时去接你。”
拉住自家阿姐的手,七娘小大人儿似地说道:“没事儿,阿姐,我知晓你定是太忙啦!”
尹遥笑着摸摸她的头,又朝宋婆婆施了一礼,赧然道:“还辛苦婆婆跑一趟,孙女儿实在是汗颜。”
宋婆婆亦笑着摆摆手:“不妨事的,恰好主家最近要在家中宴客,想托三娘做点儿糕饼,我来跟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