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敷衍,草草拱了拱手。
宣帝盯着二人,胸口剧烈起伏,咳得极为厉害。他们眼中再无往日的敬畏,甚至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一股怒火直冲脑门,可随即又化作深深的无力感。
他这才惊觉,自己竟连发怒的资格都没有了。这般天差地别的处境,竞让宣帝的嘴角扯出一抹冷笑。
如今他还能在这龙椅上安安稳稳的坐着,倒像是他们施舍的恩典了。他半响后,才转向李公公,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给太子殿下和孟相爷,看座。”
孟相与太子方一落座,宣帝便直截问道,“如今局势至此,太子与孟相可有良策?”
太子与孟相交换了个眼色。孟相整了整朝服,上前施了一礼,“启禀圣上,今日臣与太子殿下途中商议后,确有一策。”宣帝身子微微前倾,浑浊的眼里也透出一丝光来,“哦?说来听听。”“眼下看似是圣上与熙王两相对峙。“孟相目光灼灼,“但……实则这天下,已是三分之势。”
宣帝抬手支着额角,嘴里夹杂着几分呵气声。孟相见宣帝并未出声驳斥,便继续说道,“北境的郭家军,乃是郭鹏虎的嫡系,与熙王不过是表面交情。若遣使臣去说和,许以重利,未必不能为我所用。”
说完,孟相便缓缓退下,又坐回了原位。
太子接过话头,继续说道,“只要郭鹏虎点头,我们便可趁熙王军疲累之际,一举奸灭。”
他顿了顿,又说道,“这些年,郭鹏虎蠢蠢欲动,不过是因徐家灭门的案子耿耿于怀。若父皇肯下诏为徐家平反,灭了郭鹏虎心中的怒气,便能为这和谈,打开个口子。”
张钺垂眸,面上不显,心里却发出一声冷笑,这不就是逼着宣帝亲口承认自己昏庸无道,虐杀忠臣么?
见宣帝沉默不语,孟相起身,近前半步,压低声音道,“北境密报,郭鹏虎已在唐州府邸养病三月,军务目前皆由徐淮代掌。”听见“徐淮"二字,张钺不自觉的,心头猛地一颤。宣帝眉头紧锁。他久未上朝,近来更是每日昏睡,外头的事,他知之甚少。于是问道,“这是何人?”
孟相回道,“这徐淮三个月前,单枪匹马杀穿荻国大营,斩下了阿契柯的首级,如今已被各地百姓封为战神。这些日子投奔郭家军的青壮,十有八九都是冲着他去的。”
宣帝浑浊的眼珠忽然转向张钺,“天枢卫可曾查过此人底细?”太子的目光倏地刺向张钺,孟相也像才发现殿中还有这人似的,眼皮猛地一跳。
他们忽然意识到,张钺最可怕的本事,是能将自己活成一道影子。分明就在眼前,偏能叫人彻底忽略他。
此刻张钺缓缓起身,垂首站着,抱拳回道,“启禀陛下,天枢卫已查明,徐淮乃韶州人士,年方十九,父母早亡,家中仅有一个妹妹相依为命。”宣帝不由得感慨道,“果真是少年英雄,倒让朕想起铮儿当年的风采。”太子闻言,脸上一丝狠厉划过,又迅速沉入眼底。他上前一步,“父皇,机不可失!儿臣认为,应当立即派使者前往唐州。郭鹏虎如今生死难料,万一他突然暴毙,我们连谈判的契机都没了。”孟相跟着进言,“陛下明鉴。熙王军虽暂时休整,但最多半载就能恢复战力。届时他们挟胜势直扑京城,后果不堪设想啊!”宣帝目光扫过二人,“那依你们之见,该派谁去和谈?”太子与孟相眼神一碰,同时躬身行礼。
“全凭父皇圣裁。”
“全凭陛下圣裁。”
张钺见状,暗自冷笑,这烫手的山芋,谁愿意接?和谈之事,说到底是屈膝求和。去的人不仅要背负骂名,更会在青史上留下污名。
太子离龙椅只差一步,岂肯自毁前程?
至于孟相,孟清澜已立为太子妃,他如今可是未来国丈。何况赵皇后倒台,赵家势力被连根拔除,眼下这孟相的门生遍布朝堂,他岂会去冒这个险?寻常官员又不够分量,此人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