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番外二(2 / 3)

一种权力,女孩子没有这种权力。”

舒楠嗔了他一眼,就不能说的委婉一点,女儿本来就不高兴了,听了这话不是更难过?

果然,绵绵闻言就鼓起脸颊,“真不公平。”“是呀,这是祖宗规矩,并不代表我们不喜欢绵绵,你看你的姑姑祖姑姑都不能入尚书房读书。"永琏道。

绵绵"哦"了一声,低头默默扒饭。

舒楠赶紧给女儿夹菜,“没事儿,我们绵绵虽然不能入尚书房读书,但可以和他们学一样的内容。”

绵绵闻言,眼睛一亮,看向阿玛。

永琏道:“对啊,阿玛知道尚书房学什么,按照那个给你安排课程就行。咱们还不用那么辛苦,时间可以自由调整。”绵绵高兴起来,“好好好!我下个月就要开始上课!”永琏:…”女儿很有卷王潜质啊!

绵绵高兴完又想起一个问题,“阿玛请的师父和尚书房的师父不一样怎么办?”

永琏道:“这个问题不大,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你外祖父,你外祖父当年在尚书房给我们教汉文和蒙文,满文么,阿桂现在不在京城,我可以带你去向他阿玛请教,阿克敦老大人的学问比阿桂还好!”绵绵忍不住“哇"了一声,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期待起来,恨不得明天就开始读书。

乾隆得知永琏给绵绵请了两位师父,让孩子学满汉双语四书五经,就心疼孙女。

“你这人真是狠心,当年你对你自己要求都没这么严格,如今却要让绵绵一个小姑娘受这苦!”

永琏道:“是绵绵自己愿意学的,孩子有上进心我不能拦着她吧?”虽然这样说非常残酷,但事实就是他这样的小阿哥随便混混都可以当个亲王,但绵绵要想在这个时代和男人抢饭吃,就必须学更多东西,否则这个爵位就是个空衔。她还会成为抱着金银走过街巷的小孩,所有人都会来瓜分她的东西。乾隆听完更生气了,“你看看你闺女,再看看你!小时候多一页书都不愿意看!″

永琏”

“现在也没好哪儿去,天天想着偷懒,听说你现在把《国朝新闻》的事儿都推你三弟身上了?”

永璋从尚书房出来后,就在《国朝新闻》编辑组当差,这两年随着交通逐渐便利,《国朝新闻》还出了副刊,主要刊登一些招工信息和朝廷新规。现在购买主刊的大部分是读书人,购买副刊的则是商人和工坊的管理者,以及一些识字的工人。

采访工匠、商人的稿件也在副刊上刊登,这样倒是避免了那些读书人不满。永琏见永璋很快上手,就把自己要操心的事儿交给他。“三弟干的很好,比我细心。“永琏嘿嘿笑,“我这叫知人善任!”乾隆:……朕看你过两天连制造局的活儿也能推别人身上。”永琏心想您可算说对了,自己确实是这么想的。然而制造局现在摊子铺的太大,这个制造局总管的位置一般人还真不好接。前年制造局才烧制出了可以铺路建堤坝的水泥,各省陆续建成水泥厂,抢着修路。

某些官员就趁着这个机会大肆敛财,还有敲诈商人的。永琏为了这些事,亲自跑了趟江南,抓了几个贪官。江南官场都在说这些贪官是“成也慧王、败也慧王。富也慧王,穷也慧王。”

要没有慧郡王主管的制造局制造出那么多好东西,这些官员也发不了财,但最后带人抄家的也是慧郡王。

乾隆要去南巡,江南官员听说慧郡王留守京城,都松口气。跟慧郡王一比,皇上真是慈眉善目,大方仁爱。乾隆一开始觉得这些事儿永琏去做挺好,既可以防止官员攀附永琏,也可以给自己换个好名声。

但等他到了江南听见当地士绅对永琏的评价,被气个半死!因为永琏主管的制造局让工商业迅速发展,很多没有土地的百姓选择去务工或者做生意,导致愿意为士绅地主卖命的佃农越来越少。士绅们和某些贪官一样讨厌慧郡王。

江南还出现了拿永琏和康熙废太子相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