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二章(2 / 3)

传话,夸了乾隆几句。

今年国库存银的数量也在上涨,一是各地丰收,交的税多,二是江南制造局和玻璃厂的商税。再就是粤海关的税,因为潘振承带商船回国,广州十三行大赚了一笔,粤海关交的税是去年的一倍。

如果不修铁路,国库存银会更多。

雍正听了很高兴,又问铁路需要修多久。

永琏就说:“按照工部的计划,还需要一年,争取明年过年的时候可以通车。”

雍正道:“可惜朕看不到了。”

永琏想了想,“也不是不行,如果您真想体会火车的感觉,到时候把您的神主牌位带上坐一回火车。”

乾隆:…“这小子可真敢想啊!

雍正的魂魄听了却连连说好,“就这么干,不要让别人知道,你把皇玛法的神主牌位揣包里带上就行。”

永琏把话传给汗阿玛,乾隆撇嘴,“你们都商量好了,我还有什么话说。”永琏赶紧哄汗阿玛,“蒸汽机是皇玛法发明的,让他体验一下蒸汽机车的感觉,也是应该的嘛。”

乾隆已经调整好表情,对雍正的牌位道:“当然是应该的,只是神主牌位不能轻易请出太庙。儿子担……”

“没事没事,朕都不在乎,你们更没必要在乎这些虚礼。“雍正道。乾隆想想汗阿玛这人有时候确实不怎么在乎礼法,用汗阿玛的话说是方便法门。

他只好答应下来。

因为这是大清第一条铁路,乾隆十分关注,工部尚书哈达哈总负责,还时常派钦差去监督进度。

他一般派去的都是身边的亲信侍卫,这些人和哈达哈都有些交情,发现问题也不敢说。正好乾隆八年,讷亲回京述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已经推行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看各地的推行效果。

乾隆于是时不时让讷亲去监督工部修建铁路。讷亲这人出身高,又恃才傲物,谁的面子都不给。去铁路上一看,发现不少问题。

朝廷拨了几十万两银子,一是要用好材料,二是要给雇佣的民夫们发工钱,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粮食。

结果讷亲到铁路边一看,很多民夫只能分到半个馒头,想吃口菜,还需要掏钱买。

从动工到现在也有半年多了,却还没修到四分之一,问就是冬天不好修,既然如此,工部为何夸下海口,说明年就能通车?讷亲于是把负责此事的官员从上到下弹劾了一遍。乾隆大怒,让刑部彻查,哈达哈也因为办事不利被乾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臭骂一顿。

哈达哈这人倒是没贪,就是太懒,对这件事不上心。乾隆就想派个勤奋负责的人去管铁路件事,讷亲不行,他只能做监察工作,不能管事。

傅清等人又都有重要差事,乾隆把最近提拔起来的人想了一遍,想到一个很适合的人选一一傅恒

傅恒乾隆五年的时候和他两个哥哥一起做了蓝翎侍卫,去年升任御前侍卫,内务府大臣,总管圆明园事务。

乾隆对这个小舅子很满意,不愧是他和皇后一手培养起来的,做事勤勉认真,细心周到,也不像讷亲一样仗着家世和能力恃才傲物,下面人也都很服他。乾隆召见傅恒,询问他对铁路事务的看法,因为小明瑞在家经常念叨铁路和蒸汽机,傅恒对这件事便比较上心,对答如流,甚至对铺设铁路要用的材料成本都了如指掌。

乾隆于是任命傅恒为工部侍郎,负责铁路司事务。永琏记得历史上傅恒是从总管内务府大臣升户部侍郎,现在怎么跑工部去了?

这样也好,现在工部越来越重要,是该好好整顿一番。自从傅恒去了工部,下面那些混日子的官吏叫苦不迭,别看这位小国舅年轻,人也和气,但他对工作的要求也很高。有个这么卷的领导,下面人很难摆烂。

无论是铺设铁路的速度还是修建河道工程的速度都加快了。然而到了乾隆八年夏天,直隶一带遭遇高温干早,很多工程都被迫停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