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七章(2 / 3)

但他们未经主子同意,偷偷的卖,就不对了。这钱就当是对他们的惩戒。”

乾隆闻言,怔了下,他没想到儿子会给出这样的理由。“可外人不知道。"乾隆道:“官员们知道了只会说咱们连这仨瓜俩枣的都要分。”

“惠民食堂的钱是仨瓜俩枣,那些官儿在外面借着朝廷的光赚钱,动辄几千几万两,可不是仨瓜俩枣。"永琏端着奶茶,“他们要敢叽歪,汗阿玛就跟他们算算账。”

乾隆…”

此刻乾隆恨不得把儿子拽进怀里一顿揉搓,不愧是他儿子,平时看着没心没肺,其实精明着呢。

旁边的永璜则在想,弟弟这样子像极了汗阿玛。“而且我跟隆普说了,既然要打着惠民食堂的招牌卖东西,食物一旦有问题,宫里要治他们的罪,免得他们拿不好的东西去糊弄百姓。“永琏道。现在的馒头倒还好,顶多里面有麦麸之类的,若日后做包子馄饨这些,肉馅不干净,吃出问题,砸得是惠民食堂的招牌。所以永琏打算另派个人每月去外城检查惠民食堂的食物安全,乾隆说:“你自己找人,不能让陈福、马瑞去。”

永琏想了想,“那我让明瑞帮忙。”

乾隆不置可否,只是说:“你小舅舅忙着读书精进,过两年朕打算让他在御前当差。”

永琏记得历史上傅恒是乾隆五年到御前做侍卫的,那这两年确实是最后读书的两年了。

这种事才不用小舅舅亲自去,富察家随便派个管事去就是了。快到永琏学画、永璜学洋文的时辰,俩孩子就往尚书房去。永琏现在已经不是单纯学素描,传教士们也会给他讲一些西方艺术史。这是永琏要求的,借着这个内容,他可以问出一些西方的历史。永璜学英文,则更关注英吉利的历史和文学,有传教士给他送了本莎士比亚的剧本《哈姆雷特》,永璜现在的英文水平,读起来还有点费劲,只大概知道这故事的主角是个王子。

乾隆很想知道那本《哈姆雷特》的内容,可惜他的英文更差,只好让宫中翻译处的人来给他讲。

知道全部内容后,乾隆对英吉利的文学很不屑,这个哈姆雷特也不是很优秀嘛。

他听说莎士比亚很有名,又让人翻译《罗密欧与朱丽叶》给他听。乾隆听完就叮嘱永璜身边的太监,一旦传教士给大阿哥送这本书,立刻来向他汇报。

读了这种故事,容易生出叛逆的心思。乾隆可不希望自己的乖儿子变成罗密欧。

翻过年永璜就十一岁了,乾隆还真考虑起永璜的婚事。永璜的情况比较特别,要早点考虑。

作为大阿哥,福晋出身不能太差,但最好没什么实权,以免日后挑唆永璜夺嫡。

乾隆甚至在想,要不给永璜安排个蒙古的福晋得了。这种事还得和皇后商量,皇后很心疼永璜这孩子,觉得娶个蒙古的福晋委屈了他,倒不是说蒙古福晋不好,就是蒙古福晋的娘家看似高贵,其实在朝中说不上话,再加上永璜生母早逝,富察家又是内务府的人,永璜以后想在朝中立足,连个能帮衬的人都没有。

她就说这件事先不急,等她细细打听着。

“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永璜都快十一岁了。"乾隆叹道:“咱们钮伦翻过年也八岁了。明年朕打算让科尔沁那边选几个年龄合适的小台吉到京城来,留在宫中教养,从中给钮伦选个合适的额驸。”这事儿前两年乾隆就和皇后商量过,大清公主要抚蒙,这是公主的责任,但他又舍不得女儿受苦,索性让蒙古到京城来当差。但皇后之前只以为是给额驸在京城安排个差事,这怎么还要早早接到京城教养,还要接几个,从中挑选。

“科尔沁那边能答应吗?“皇后印象里,科尔沁蒙古还是有些地位的,那些札萨克一个比一个牛。

乾隆哼了声,“他们不敢有什么意见,能尚公主是他们的荣幸。”时代变了,通过几代联姻,现在科尔沁和爱新觉罗家绑得十分紧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